首页 > 产业 > 正文

再融资渠道大比拼:定增依旧缓速 可转债与配股潜力大

[2017-06-09 07:41:09]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root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随着定增市场在去年以来暴露出不合理漏洞,今年2月定增收紧,监管层有意希望发展可转债、优先股、配股等品种,鼓励上市公司着重考虑此类融资工具。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员通过统计与调研了解到,投行与上市公

  随着定增市场在去年以来暴露出不合理漏洞,今年2月定增收紧,监管层有意希望发展可转债、优先股、配股等品种,鼓励上市公司着重考虑此类融资工具。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员通过统计与调研了解到,投行与上市公司逐渐发力可转债与配股项目,预计下半年会出现高峰;而在审核渠道上看,定增项目审核发行缓慢;其他融资品种因绿色通道缘故,审核节奏加快。

  投行布局替代方案

  由于再融资品种结构的长期失衡,同时定增业务上存在监管套利现象,监管层在2月修订非公开业务时已经明确态度,即对定增业务从严审核,但鼓励可转债、优先股、配股、增发等。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员调研时了解到,对于在审的定增企业,监管层鼓励选择“替代方案”。“我们从监管层得到的信号是,如果企业着急融资,同时符合其他融资工具标准,就鼓励转换。”北京一名保代6月8日表示。

  据上述保代透露,目前监管层为鼓励上市公司转换发行品种,如果符合支持品种条件,或会按原受理时间安排参与审核排队。但审核进度加快不代表标准降低,所以杜绝简单“改头换面”来满足合规性要求。

  同时21世纪资本研究员调研投行时发现,投行早在年初已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并同时向上市公司客户普及其他融资工具。

  其中,可转债是大多数投行首先关注到的领域。“根据对存量客户的梳理,我们觉得在可转债方向上能找到业务机会,今年可转债会是我们的着力点。”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6月7日表示。上海一家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同日表示,公司对客户可转债的需求在长期跟踪。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已有25家公司停止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同时拟公开发行可转债。

  据了解,可转债由于发行门槛比较高,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以主板为例,要求上市公司最近3年要连续盈利;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的40%,其中最后一个条件对大多数“净资产小”的上市公司有影响。

  前述上海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资本研究员,随着上市公司的扩容,以及上市公司净资产规模迅速增加,最后一个条件对可转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愈来愈小。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4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发布可转债预案,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254.2亿元;另有48家预案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合计发行1086.79亿元。也就是说,下半年将迎来可转债的高峰。

  除了可转债,配股也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重点的考虑对象。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配股预案,计划配股数量合计达51.21亿股。配股品种对上市公司亦有盈利的要求,优势在于定价灵活。但由于向老股东配股,配股募集资金额要达到融资额的70%以上才算成功,因此重要条件是大股东须认购。

  另一品种——优先股,则相较上述两个品种而言,并未受上市公司青睐。6月7日,华南一家券商人士解释称,与债券相比,优先股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偿还本金;但劣势是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此外由于优先股需要付息,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提出要求。根据统计,共有5家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发布优先股预案,其中有4家为银行。

  定增渠道拥挤

  无论在审的定增企业要重新转换融资工具,抑或拟融资企业选择品种,除了关注发行条件的利弊外,审核的速度、审核渠道是否顺畅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员统计发现,定增批文发放渠道较为缓慢。

  从“上游端”来看,根据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截至6月1日共有131家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已通过发审会,形成一个小型堰塞湖。

  以5月以来已经获得批文的17家上市公司样本来看,从证监会“印发批文”到上市公司“获取批文”的时间亦没有规律性,短则数周,长则4个月不等。比如文投控股(600715.SH),证监会在1月21日核准批复,然而公司在5月23日才获得批文;批文拿得最快的上市公司为金明精机(300281.SZ),在监管层印发批文的一周后即获得。

  而这1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事实上大部分早在2016年12月已经通过发审会。这意味着,从过会到获取批文长达近半年。

  反观目前证监会支持的融资品种——可转债、优先股、配股,则将享受绿色通道审核。

  截至2017年6月8日,共有5只可转债成功发行。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员统计发现,这5只可转债从“通过发审会”到上市公司获得批文,时长在2-3个月期间。

  但亦有意外,比如2016年12月通过发审会的国泰君安,在2017年6月1日才获得批文,经历了半年时长,募资规模70亿。而宁波银行在去年5月过会,计划募资100亿规模,至今尚未获得批文。

  而在审核节奏方面,截至目前,由于在2月再融资新政后开始申请的可转债项目,尚未能从公开资料显示出审核节奏进程。但根据前述上海小型券商人士透露,往年可转债的审核速度在6-10个月。

  对此,21世纪资本研究员对最近在6月过会的两个可转债项目进行调查,一家为新时达(002527.SZ)、另一家为林洋能源(601222.SH),两家公司均在2016年11月发布预案,但分别在今年5月、4月完成反馈意见,随后在6月通过发审会,审核时长恰好为6个月。

  随着近2000亿规模可转债项目陆续走上绿色通道,审核节奏或将加速。

  配股方面,今年以来共有4家上市公司通过发审会,其中特变电工(600089.SH)与鸿特精密(300176.SZ)获得配股批文。其中前者在过会后3个月获得批文,后者则只经历1个多月。

  目前配股审批最快的一家上市公司为浪潮信息(000977.SZ),公司的配股预案在1月11日得到证监会的受理,随后在5月1日完成反馈,公司在5月5日通过发审会,从受理到发审会经历不到4个月的时间。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