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这个6月共享单车出现了全国第一个行业退出者,消息也引发了争议:首个退出者的出现是偶发个例还是行业清场洗牌的前奏?
仔细分析悟空单车的退出可以说确属个案。今年1月,悟空单车与ofo几乎同时开始在重庆投放单车,半年后宣布终止提供服务。尽管起步较早,但作为一家区域性共享单车平台,悟空单车的投放车辆仅有1000多台,市场又仅限于并不利于骑行的山城,这样的结果可以想象。不过,即使如此,共享单车仍然到了洗牌的时候了。
首先是众多市场饱和迹象的出现。眼下共享单车仍然不断有“新人”加入。以深圳为例,6月8日,由海尔和酷骑单车合作的“土豪金”加入战局;6月20日,一款“法拉利红”共享单车又现身街头。为了吸引用户,后来者争相打出特色牌:“土豪金”在车把手增加了共享充电宝的功能,“法拉利红”装有内置助动系统,让骑行更省力。但不难发现,很多新单车闲置情况严重。
另一方面,指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声音越来越多,舆论已开始讨论一座城市到底能容纳多少辆共享单车。比如,经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测算,沪上共享单车合理容量为50万辆,而截至2017年3月下旬,上海的实际投放量已经达到57.4万辆。据深圳市交委发布的首份《深圳市互联网自行车发展评估分析报告》透露,至2017年3月底,深圳的投放车辆超过53万辆。而深圳与上海人口规模相当。
其次,从充值返现到免费骑行,共享单车的获客成本和留客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供需关系的变化。早就有人给共享单车算过账,靠那点骑行费,共享单车肯定亏本。虽说青睐共享单车的资本看中的不是骑行费,而是获取粘性用户及其流量,甚至是如何在巨额押金上做文章。但是,资本可以忍受共享单车不赚钱,但忍受不了没人下载APP、用户活跃度不高。一旦资本看不到希望了,洗牌的时候也就到了。
第三,互联网技术在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上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此“赢者通吃”的规律在互联网行业表现得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即时通讯领域无一不是如此,共享单车也将不是例外。
据国内知名数据调研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到今年3月共享单车整体用户规模已超3000万人,核心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近82%;共享单车行业已有25家以上品牌入局,其中ofo市场占有率达51.9%,摩拜市场占有率为40.7%,留给其他平台的市场不足10%,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目前形势看,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共享单车的投放可以说已经饱和。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酝酿对共享单车的投放进行总量控制,以防止过度投放带来的诸多问题。据媒体透露,上海或要求共享单车登记上牌,而南京已出台征求稿要求车辆“依法办理登记、上牌手续”。一旦政府实行总量控制,行业洗牌的速度将会加快。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不难让人想起打车市场。打车市场也曾有过大量发放补贴争夺用户的阶段,在不可持续的烧钱模式之后并购随之而来;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实现战略合并;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只用了一年半时间,打车市场就完成洗牌。目前,共享单车事实上已经是双寡头的格局,行业洗牌当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