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正文

瞄准万亿“蓝海”:资本围猎航运电商平台

[2017-07-02 15:43:11] 来源:中证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继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之后,传统的航运业也开始“触网”了。  近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包括航运电商在内的各类航运互联网平台已超过200家,并逐步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  

  继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之后,传统的航运业也开始“触网”了。

  近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包括航运电商在内的各类航运互联网平台已超过200家,并逐步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

  意图颠覆传统货运代理的航运电商较早发源于欧美。除了早年出现的INTTRA、GT Nexus等平台,近年来,Flexport、FreightOS、Xeneta等一系列新兴平台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Flexport已获得共计9400万美元的融资,FreightOS和Xeneta也分别获得至少3900万、1730万美元的融资。

  国内,多家航运电商企业也已获得外部融资。报告发布当天,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运去哪”便宣布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由DCM领投,星河、春晓资本跟投。

  不过,也有不少航运电商本身就“不差钱”,例如背靠于中国外运、但定位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海运订舱网,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一达通”等。

  远方的“蓝海”

  “货代”这个行业拿到融资不容易。一位传统货代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是靠银行贷款或者同行之间的短期拆借。

  而因为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货代行业似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以Flexport为例,客户可以通过其平台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货物报价,追溯货物的实时位置及状态,同时Flexport还提供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便于客户规划出货安排。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记者总结,货代的互联网化主要有三个好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便于形成规模。

  Flexport的CEO Ryan Petersen在接受专访时透露,尽管在整个流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人工完成,但技术和软件的应用已经大幅提升了效率,例如“甩”去了繁琐的纸张和邮件处理。

  而在降低成本方面,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相对于传统货代,航运电商将节省运输环节20%的成本费用,包括人力成本。

  对这个数据,上述传统货代人士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货代行业本身利润率就不高,即使省去了一些中间环节,成本节约也是有限的。“目前在电商推广期间,客户成本可能会降低,但一旦进入盈利模式,恐怕价格上差距不大。”

  事实上,因为要拓展市场,并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航运电商仍未盈利。Flexport预计今年11月份将实现首次盈利,而运去哪目前则勉强“盈亏平衡”。

  但资本都是逐利的。对于投资方而言,往往看重的就是一个“未来”。

  领投“运去哪”的DCM投资副总裁赵磊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海运市场的运费规模每年达2万亿元,而航运电商才刚刚进入这块市场,渗透率还相当低。

  在他看来,运去哪这样的航运电商平台,是为解决航运业“痛点”应运而生的。“市场上的货代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规模实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中小货主无法得到标准化服务。”在运去哪上,货主被收的是“服务费”,明码标价,一视同仁,且能及时获悉货物动态。

  赵磊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看好这块市场的发展。徐勇也表示,航运电商的确迎合了市场,特别是对于“小B”级货主而言,他们的业务未形成规模,“就像散户一样”,亟需相对透明的价格及服务体系。

  不过,货代行业本身大而分散,目前世界最大的货代公司市场份额也仅为2%,即使借助互联网技术,也很难改变这一现状。

  Ryan Petersen对记者解释,货代行业本身就重人力,最大的那家公司目前有6.3万员工,如果其市场份额要增加至20%,员工至少要增长到63万。“这太有挑战性了。”因此,他认为,技术会是打开市场规模的那把“钥匙”。

  运去哪CEO周诗豪也坦言,物流行业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是“效率”与“规模”,只有规模达到一定层级,才能具备议价能力并实现盈利。

  几乎所有的航运电商都在忙着“跑马圈地”,运去哪此次融资将主要投入在海外市场,以寻找优质的供应商、资源;Flexport也在加速亚洲及中国市场的拓展,目前已在香港、深圳设立办事处,现计划在华南招聘员工,并设立上海办事处。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