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正文

外资动力电池本土化施压:中国企业加速追赶日韩

[2017-07-12 08:13:02] 来源:中证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7月5日,北京汽车与戴姆勒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  这是全球车企巨头第一次计划在中国建立动力电池工厂。很多人担心,动

 

  7月5日,北京汽车与戴姆勒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

  这是全球车企巨头第一次计划在中国建立动力电池工厂。很多人担心,动力电池是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不会像传统汽车一样,被外资控制核心部件市场。

  “整体上看,这是趋势,未来很多车企巨头都会这么干。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大,动力电池占整辆车价格接近一半,不可能依靠进口。”7月9日,一家合资汽车公司的高层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

  全球汽车巨头动力电池的本土化,将可能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内排名前五的动力电池商,也在紧急调整布局,抢夺时间窗口。

  “电池本身也有一个规模化的竞争,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目前国内前五的电池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据了80%以上。近期各家电池厂的动作都很大。”深圳沃特玛电池研究院院长饶睦敏说。

  目前,国外动力电池商在国内电池市场的占比不高。中国动力电池厂商有可能依靠先发优势,把规模做起来,占据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日韩企业采用的三元材料电池,整体技术上确实领先中国电池商,但从商业效果来看,未必高于中国电池商。”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专家称。过去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依靠巨大的市场,技术和商业化推广都进步巨大,在全球范围看,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排名前五的电池厂商,都在寻找快速扩充规模的通道。宁德时代的估值超过了850亿人民币;比亚迪(50.050, 0.00, 0.00%)正在拆分电池,以便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沃特玛创造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将商业链条打通。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