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正文

《绣春刀II》:沈炼“夜奔”

[2017-07-22 11:04:12] 来源:中证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明朝末年,潜规则盛行,甚至取代“明规则”。  这并非是一个对于那一段历史本身的准确描述,却是沈炼们所生存的那个“朝代”、那个“江湖”,也正是《绣春刀》的导演和编剧对于那个电影时空的理解。  《绣春

  明朝末年,潜规则盛行,甚至取代“明规则”。

  这并非是一个对于那一段历史本身的准确描述,却是沈炼们所生存的那个“朝代”、那个“江湖”,也正是《绣春刀》的导演和编剧对于那个电影时空的理解。

  《绣春刀》第一部,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志伟做导演,梁朝伟、刘德华、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等人主演过一部警匪片叫《五虎将决裂》,讲的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一群奉公守法的警察,因各种生活所迫,在追捕逃犯过程中一时起了贪念,彼此产生误会,共同走向毁灭。很多人觉得《绣春刀》故事惊艳,于我而言,却并不新鲜。

  其次是因为我觉得《绣春刀》第一部,影像自成风格、武打设计精妙,但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片。一是身份,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原本就应该存在于主流体制之外的“江湖”,他们是某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而《绣春刀》里几个委曲求全的小“公务员”,与“侠”字相去甚远。二是精神,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都是近代时空背景下的拔高;以前的“侠”,即使要“替天行道”,也维护的是“江湖”逻辑。“除暴安良、挑战权贵、义薄云天”似乎更符合我们对“侠”之想象。但《绣春刀》第一部,沈炼们莫说行侠仗义了,可能生存都是问题。

  不过,片中一场“林冲夜奔”隐喻了“乱自上作”的现实,也预示了 “落草为寇”的开始,这为后面的绣春刀系列埋下重要伏笔。

  《绣春刀・修罗战场》是我近年来看过的,除《一代宗师》之外最好的“武侠片”,甚至有可能成为今年最好的国产片。路阳导演风格独特的影像表达和武打设计已臻于完美,不需赘述;最重要的是编剧层面,无论人性理解之深度、还是历史表达的格局,都对传统武侠包括《绣春刀》自身有很大突破。

  如开头所述,沈炼生活在一个制度、道德、价值都已崩解的时代;黑白善恶,晦暗不明。而一个小人物如何在现实挤压下,一步步被迫做出选择,其实正解释了 “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片没有明着说,但答案却显而易见――人性!

  或许基于对殷澄之死的愧疚感,沈炼才救了为友寻仇的裴纶;正是基于“袍泽之情”,沈炼最终没有取陆文昭的性命。救北斋杀凌云铠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或许基于私情,也不能说没有公义。下手时的几番犹豫流露了沈炼对后果的畏惧;但面对穷恶之徒,公心、人性、法度,都是无力的;杀人是唯一的选择。

  最欣赏沈炼与北斋的情感,不能简化为互相倾慕又隐忍压抑、互相成全的男女之情。他们先因画而相识相知,未尝不是一种彼此欣赏的君子之交。此片中,路阳导演呈现阴谋诡计时依旧不遗余力,但也浓墨重彩又合情合理地给了我们人性的美好――这才是侠之为侠的基础。

  我多么期盼沈炼能够在《绣春刀》第三部里活到崇祯末年,在一个真正的大时代,有一番纠结中选择的充沛表演。那将是李自成、吴三桂、皇太极、袁崇焕的时代,但也是柳如是、董小宛、钱谦益、陈子龙的时代,它还是袁承志、九难、金蛇郎君的时代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