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分化: 上可夺食合资 下遭挤压洗牌
杨海艳
[一个品牌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市场切入的时间、运作能力以及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握都非常重要。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和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实现全方位的无缝对接,对于车企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确实是一个机会]
并不算乐观的车市微增长之下,自主品牌的起落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前7月整体乘用车市场同比仅增长了2%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相对乐观,整体销量同比增长4.67%,市场占有率达到43.4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3个百分点。不过,乐观之中也孕育着警醒的提示。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92万辆,环比下降10.20%,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82个百分点,为40.47%。
普华永道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此前针对上半年车市销售情况撰文指出“车市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从几大汽车集团的竞争现状来看,六大汽车集团多年未变的座次排列,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变化,来自汽车数据咨询公司威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此前排名第六的广汽集团上半年排名已超越北汽,且有赶超长安之势,驱动其跻身前列的是旗下广汽乘用车的爆发式增长。在六大集团内部,自主品牌发展的差距在拉大;集团军之外的自主车企,分化也十分明显,黑马吉利的崛起,让奇瑞、江淮这两大原本同属于“第二梯队”的品牌“黯然失色”。依赖SUV的风口单腿走路的自主车企,如众泰等市场下滑明显,2016年自主品牌销量前十车企谁将会在竞争中第一个被踢出局,相信将很快会有答案。
自主改变市场座次:
广汽上半年销量超北汽
对于几大汽车集团来说,旗下合资品牌从来都是市场销量和利润的绝对贡献者。以上汽为例,在其年销600万辆的业绩中,不足一成来自于自主品牌的贡献。因此,当今年韩系、法系以及美系福特都“感冒”的时候,包括北汽、长安这样的集团军也难免“伤风”。威尔森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六大集团中有3家市场销量都同比下降,其中北汽和东风同比下降23.2%和13.1%,长安也下降了8.3%。与之对应的是,北汽旗下最主要的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上半年销量大幅度下滑42.4%,上半年销量仅为30.1万辆。东风旗下合资品牌神龙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48.5%,仅为14.8万辆。长安旗下长安福特上半年累计销售35.9万辆,同比下滑17%。
合资品牌的下滑改变了六大集团军多年来的排位,在几大集团中,广汽在规模上一直较其余5家有一定的差距。但竞争对手合资品牌的下降,为其赶超提供了有利的外因,而内部自主品牌的崛起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实现。上半年广汽的销量突破101万辆,同比劲增30.9%,其中广汽传祺销量同比增长近六成,超过25万辆;前7月累计销量接近29万辆,同比增长52%。
反观北汽,在合资品牌不给力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低迷也拖累了其整体市场表现,2016年,北汽自主品牌(含绅宝、北京和威旺)销量达到45.7万辆,但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车累计销量仅为10.52万辆,同比下跌43.79%。第5的座次被广汽顺利夺得,同时比前者销量少了超过20万辆。长安的表现也不容乐观,7月长安品牌乘用车销售64549辆,环比下降接近三成。
在彭波看来,排名的变化实质上是车企爆发力、耐力和调整力的体现。他将表现较好的集团自主如上汽、广汽的表现形象地概括为“碾压式”的增长。上汽在动力系统以及车联网的造诣、广汽的能力,都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年累月的积累。
在合资品牌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并且充分的大背景下,自主板块的表现和走势被认为是未来几大集团竞争的焦点。“客观上说,合资品牌的表现并不能真正地体现一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自主板块的经营情况才是实力的体现。”彭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类似于最近一汽和长安换帅,也验证了来自上层的意图,在中国已经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背景下,车企集团军们应该如何加快发展自主品牌,成为一把手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说在“十二五”以及“十一五”乃至之前,六大集团军比拼的更多还是合资的品牌实力和市场销量,在“十三五”乃至以后的时间里,一个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将更多依赖于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和前瞻趋势领域的竞争力。
六大汽车集团皆将自主品牌视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规划中,自主品牌都将成为拉动集团销量整体向上的原动力,在上汽集团的规划中,2020年要将自主品牌的销量提至100万辆。东风“十三五”时期自主品牌销量剑指300万辆。一汽计划2020年自主品牌突破200万辆,其间共投放18款自主产品,长安和广汽2020年的自主品牌目标销量分别是230万辆和100万辆。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北汽力争2020年自主产销80万辆,其中包括20万辆新能源汽车。与广汽一样,北汽自主品牌在2017年的规划中将冲击50万辆。但有几家能真正做到,现在恐怕还很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