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出门,有没有发现新的网约车平台的越来越多了?
写下这篇文章,是小e就近来打车的亲身经历的有感而发。以前小e出门,会用滴滴,确实也只有滴滴可用。可在最近,连续有司机热心地安利嘀嗒打车,表示嘀嗒打车可以让司机和乘客可以各获得10元补贴;随后小e在携程网上订飞机票,发现携程网也有专车可打,到机场的专车的补贴更是达到40元,省了一半的路费。小e果断弃用了滴滴,选择了性价比更高(其实是补贴更高)的携程网约车平台。
莫非3年前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又来?小e搜索一看,果然现在又有好多网约车平台,不仅原来的首汽、曹操专车实力晋级,新来的美团、携程、高德也纷纷利用自有的平台,把业务延伸至网约车。网约车行业竞争战火重燃,且愈演愈烈。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小e看来,虽然4年前网约车混战时,存在着身份合法性的掣肘,如今,政策监管环境一点也没放松,甚至近来有念起了“紧箍咒”的趋势。因此各路网约车“豪杰”们要面对的,恐怕不只是挑战滴滴的霸主地位,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当前的监管环境,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增强自己的商业竞争力。
总之,加入网约车行业不易,投资布局需谨慎。
携程、高德、美团,甚至还有上汽,今年都跟智能出行挂上了钩。
2个月前,携程高调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获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据称这意味着携程专车正式以合法身份加入网约车的行列当中,并且全国通用。
事实上携程对专车的布局早在2014年,携程国内专车事业部的前身是2014年成立的携程用车事业部以及2016年1月成立的去哪儿专车事业部。在携程与去哪儿整合之后,携程的专车业务得以继续发展。据携程网方面透露,2016年时,携程专车年客单量已达到1000余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0%。最初为平台式运营,依托于自身的机票、酒店优势,接入各种专车服务商,服务于旅游者的出行。目前,携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上百个城市开展业务。
更早的3月份,美团和高德先后宣布推出网约车业务。美团在2017年12月成立出行事业部,并在今年3月正式在上海推出打车业务,上线不到20个小时,日订单量便超过10万单。
高德的顺风车更是推得突然。此前,高德还与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合作,但在今年3月进一步推出顺风车业务。
三个平台其实都未与滴滴构成直接的竞争。比如携程网高管曾介绍,携程专车服务主要解决用户旅游出行场景中的点对点地面交通需求,服务场景涵盖了接送机、接送站、接送景点、旅游包车、城市内用车等,主打抵离交通枢纽、酒店和旅游资源。同时,商旅客人也是其服务的重点对象。携程专车对自身的定位与美团、滴滴等仍存在明确差别,依然聚焦于旅游出行场景,这也就意味着携程在网约车领域一定程度上避开了竞争矛头。
高德地图方面也称,顺风车平台没有商业化目的,不抽佣金、不打补贴战,与滴滴不构成竞争。据了解,未来高德将以易行平台与交通大脑为基础,打造一个具备云+端能力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
三个平台对比起来,滴滴最在意的美团的打车业务,甚至滴滴在随后推出的外卖业务,被外界解读为“针对美团打车而推出的反击措施”,虽然滴滴方面予以了澄清,但足以见美团打车的出现在行业引起的反响之大。
有数据显示,4月APP月独立设备滴滴出行以8440万的月独立设备数量遥遥领先,第二名的易到为265万,但环比数量有所下降。上线1个月的美团打车月独立设备数量为57万,但环比增长率达到102%。
其次嘀嗒出行的月独立设备数量环比增速也超过了30%。作为一个从顺路拼车升级到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嘀嗒出行在社交+出行方面表现更加突出。
因此有专业人士认为,滴滴出行本身太过工具化,它一直致力于解决用户的出行需求,但其实为用户创造出行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团和嘀嗒的突破点在于为用户创造了出行需求,将会形成自己的优势。
另有媒体报道,上汽集团内部也正在尝试网约车业务,滴滴人士被上汽“挖角”。事实上,类似的布局,吉利控股的动作更早,旗下的曹操专车项目早在2015年已经出现。如上汽的网约车业务布局属实,这意味着网约车江湖又将出现“汽车厂商派”,对滴滴、美团等应用软件性商家而言,意味着新的强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