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五的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已连续九个月暂停购买黄金后,外媒周末又报道因“黄金储备回国计划”而备受关注的德国央行竟然也在持续地卖出黄金!与此同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却仍然是黄金的忠实追随者。
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目前黄金储备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是美国(8133.5吨),排名第二的国家是德国(3375.6吨)。排名第三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814.0吨),紧接着是意大利(2451.8吨)和法国(2435.9吨)。中国(1842.6吨)和俄罗斯(1706.8吨)分别占据世界第六和第七的位置。表面上看,似乎黄金储备位于前列的两个国家都在抛售黄金,但深一深究便会发现没那么简单。
中国央行暂停采购黄金或有其“深意”
上周五(7月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黄金储备为5924万盎司(约为1842.6吨),这已经是连续九个月维持在该水平。而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央行平均每月增持黄金接近15吨。
自去年10月央行停止购入黄金后,外界基本将其解读为央行担忧进口黄金将消耗外汇储备,以节省更多的美元用于稳定人民币汇率。不过,财经专栏作家肖磊指出,如果真的是为了防止消耗外汇储备,那么央行早就对民间黄金进口实施严格管制了,因为民间的进口量巨大。
全球商品贸易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净进口大约1300吨黄金,较2015年同比下降17%(2015年净进口1560吨)。按此估计,2015年和2016年中国在进口黄金方面,花去了至少110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同期原油进口花费的接近一半(2015和2016年中国进口原油花费约2300亿美元)。
而从中国外汇储备数据变动来看,6月份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为30567.89亿美元,已经摆脱了去年底以来持续下滑的走势,连续第5个月录得正增长。按照外界的逻辑,外汇储备一旦开始上升,中国央行应该会重新购买黄金了,毕竟在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要进一步削弱美元在其中的权重,增加黄金储备是必须的。但为何央行仍迟迟没有动作?
要知道,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后,中国央行每个月都需要公布资产持有情况。如果官方层面持续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引起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关注,难以大量购买。而如果采取“藏金于民”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分散市场的注意力,还可以避开IMF等的“审查”。
德国千里迢迢运黄金回国为何又抛售黄金?
年初,一则“黄金储备回国”的新闻令德国央行成为焦点。德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官方黄金储备,但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大多数黄金都储存在海外。四年前,德国宣布将实施黄金储备回国计划。去年,德国央行已将238吨黄金储备运回法兰克福,预计整个计划将在今年完成,较原计划时间表提前三年。
不过,外媒最新却发现,德国央行在过去十年一直是黄金的稳定卖家。该央行的官方黄金储备已从2007年6月30日的3420.6吨下滑至3375.6吨。千里迢迢将黄金运回国,德国央行为何又持续卖出黄金?
贵金属研究网站Smaulgld发现,德国央行把黄金运回国之后,又在国内出售黄金。在2012年的年报中,德国央行写道,“作为黄金储备的管理途径之一,德国央行自2002年起每年都会向联邦中央服务及未解决财产问题办公室出售小额黄金储备,以便铸造金币。2012年,央行共出售了4.9吨黄金,用以铸造币值为100欧元的‘联合国世界遗产――亚琛主教座堂’纪念金币及币值为20欧元的‘德国云杉’纪念金币。”
事实上,德国央行每年都会出售10至20万盎司的黄金储备,专门用于铸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也是“藏金于民”的手段?
全球央行仍在加速囤黄金
上月,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针对央行、公共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合计33.5万亿美元资产的750家机构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公共部门的投资者在去年增加了377吨黄金储备,总计达到31000吨,为18年来的高位。
OMFIF称,去年,俄罗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央行都跻身最大黄金买家之列。而IMF 在6月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俄罗斯的黄金储备还在继续上升,新增70万盎司至5490万盎司; 同月,哈萨克斯坦的黄金储备则从前一个月的871万盎司增加至886万盎司;土耳其的黄金储备也从4月的1402万盎司攀升至1419万盎司。而尽管中国央行的资产降幅最大(3070亿美元),但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公共部门投资者。
世界黄金协会市场情报部门负责人休伊特(Alistair Hewitt)称,由于很多新兴市场的央行持有大量美元资产,所以他们持续购买黄金也是因为想对冲这种集中的货币敞口,减少对美元汇率的依赖性。尤其是俄罗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仍不松口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背景之下,购买黄金可以帮助俄罗斯抵消制裁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