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兜底增持”概念横空出世,而部分相关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大比例质押股权的情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市共有25家公司属于“兜底增持”概念股。其中,18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了股份,由于部分公司质押股权占比偏高,甚至达到100%,愿意直接出面接手股份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券商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质押股权的占比要求更为严格,仅直接亮相于个别公司的质押公告中。不过,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背后,还有一个定向资管计划,其幕后金主还是银行。
部分兜底增持概念
叠加股权质押
自6月2日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向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喊话员工——“亏了算我的,赚了归你”,“兜底增持”概念股由此诞生。
本报记者注意到,两市25家“兜底增持”概念股中,18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了股份,部分股东的质押数量占比较高。18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占比超过九成,另有三家在七成至九成之间。
例如,一家“兜底增持”概念股日前公告表示,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18737万股,其中已质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6.44%,占公司总股本的15.69%。
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相关公司发布“兜底”公告的背后,疑似是为了给公司的股价护盘,规避股权质押的风险。无论真相究竟如何,“兜底增持”概念的迅速火爆也暴露出了市场对股权质押的潜在忧虑。
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来说,股权质押固然是一项便捷的融资手段。但是,如果质押率较高,一旦二级市场股价快速下跌(无论是跟随大势还是个股下跌),股东都可能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一般来说,若上市公司股价跌破预警线便会触及补仓机制,质权人会要求股东追加担保品补仓;若股价跌破平仓线,则质权人有权进行强制平仓。
一家位于北方的“兜底增持概念”上市公司日前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接近8700万股,其中已质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98%,占公司总股本逾23%。该上市公司坦言,“尽管股份质押比较分散,质押率相对较低,补仓线、平仓线较低,且部分质押为补充抵押物不设置补仓线、平仓线,但仍存在质押风险”。
券商露面
银行隐性参与
从18家控股股股东质押持股的“兜底增持”概念股披露的内容来看,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最主要的质押方式,其数量显著多于银行直接进行的抵押借款,银行和信托公司在上述公司的质押公告中均属于偶尔露面的配角。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31日,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回购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就已经达到10099.22亿元,为该业务上线后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对于资质好的股票,融资成本是非常低的,这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原意质押股权的原因,即便是小股东,也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加杠杠,达到类似融资融券的效果。不过,股权质押股份占其持股的总股份的比例,是金融机构放款时非常重要的指标。银行一般不接受质押占比超过一半的股票,而信托公司和券商通常比较激进”,一位资管领域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信贷资金对于风险和收益的要求与券商和信托公司不同,所以接受质押的条件肯定会更为苛刻。”
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虽然银行不能直接接受质押贷款,但是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背后,存在大量的定向客户计划,这些计划的资金的来源通常还是银行端。简单点说,就是资金及客户均来自银行,只是借券商定向资管计划的通道完成。而券商也可以借此获得通道收入。”
在一家“兜底增持”概念公司的公告中,本报记者注意到,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与某证券公司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披露中,标注了该回购交易实为某上市银行的定向资管计划。也就是说,如果从资金属性而言,该项融资的金主应该还是算到银行头上。需要说明的是,有观点认为,资管产品不应作为融资人,如果该意见获得监管认可,以后银行隐性出钱的局面或将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