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正文

强监管下已经变天!内幕交易和借道减持都不敢轻易伸手了

[2017-07-18 08:03:16]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7月17日晚间,洁美科技公告了10转15股派4元的“高送转”预案,成为7月进入中报披露期以来第5家公告“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此前,已有平治信息、赢合科技、三圣股份、杭州园林4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

  7月17日晚间,洁美科技公告了10转15股派4元的“高送转”预案,成为7月进入中报披露期以来第5家公告“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此前,已有平治信息赢合科技三圣股份杭州园林4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高送转”预案。

  从此前4家上市公司公告预案后的股价表现来看:

  平治信息在首个交易日“一”字涨停,并于次个交易日再涨9.38%后,随后5个交易日连续大跌,跌幅高达27%;

  三圣股份首个交易日上涨3.81%后,次个交易日则大跌8.71%;

  赢合科技首个交易日便下跌0.68%;

  只有杭州园林连续收获两个“一”字涨停。

  这与以往市场对于“高送转”行情的疯狂爆炒相比已经明显降温。

K图 300571_2

K图 002742_2

  过去几年,“高送转”一直是市场热衷炒作的主题之一,由此引起上市公司纷纷跟风,甚至很多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也热衷推出“高送转”预案。在此背景下,2016年年底,深交所发文规范“高送转”公告格式,要求预披露高比例送转方案的公司尚未披露报告期业绩预告的,应当同时披露业绩预告,强调“高送转与公司业绩成长性是否相匹配”,原则上不支持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公司高比例送转。

  在此背景下,从2016年年报披露期开始,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开始明显下降。据中银证券统计,2016年年报披露期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仅有167家,大幅低于2015年的335家。

  同时,“高送转”越来越与“高增长”联系起来。中银证券统计显示,2016年年报披露期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中,净利增速超过100%的上市公司占比由2015年的16%提升到21%,亏损的上市公司占比由2015年的27%下降至16%。

  这一点在近日推出“高送转”预案的5家上市公司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以7月6日晚间推出两市首份“高送转”预案的平治信息为例,预计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00万元-5800万元,同比增长104.61%-132.70%。

  同时,今年以来,监管层还进一步加强了对“高送转”的监管。在今年3月24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原则,严格上市公司“高送转”监管。前期,沪深交易所已发布“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实施“刨根问底”问询。

  就在3月24日证监会举行例行发布会的同一周,火炬电子千和味业凯中精密东音股份江苏神通等多家上市公司因为“高送转”收到了交易所问询函,问询内容包括“高送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业绩是否匹配、与相关股东减持是否关联、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等。

  同时,借“高送转”进行股价炒作的乱象也受到重拳打击。虽然今年以来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减少,但送转比例却愈发增多。过去几年,为迎合炒作,“高送转”比例从“10转10”到“10转15”到“10转20”,特别是2015年8月6日昆仑万维推出首个“10转30”的“高送转”预案后,“10转30”的案例开始大量增加。

  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8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作出“‘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在全世界罕见,必须列入重点监管范围”的表态。随后的4月10日,“高送转”概念股出现集体跌停潮。特别是9只推出“10转30”预案的股票中,除了金利科技因为停牌躲过一劫,其余8只全部跌停。

  随着监管的不断加强,“高送转”乱象随之消弭,市场对于“高送转”的疯狂炒作受到抑制。从“高送转”概念指数也可以看出,今年以来,“高送转”行情已经逐渐熄火。

  以往利用市场的疯狂炒作,“高送转”成为内幕交易的温床,监管层加大了对于利用“高送转”进行内幕交易的查处力度。在上述例行发布会上,邓舸表示,前期沪深交易所开展对“高送转”内幕交易核查联动,集中查办了一批借“高送转”之名从事内幕交易或信息披露违规案件。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了*ST弘高实控人之一的甄建涛利用2016年2月*ST弘高推出“高送转”预案的时机暗度陈仓,动用约3000万元资金通过内幕交易的方式非法获利700万元的案件。

  具体来看,去年2月16日,*ST弘高股价午后突然拉升,并封上涨停板。当日晚间,公司推出了10转15股派1.5元的“高送转”预案。*ST弘高称,预案披露前,公司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按照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规定进行了登记,并对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履行了保密和严禁内幕交易的告知义务。

  发布预案后的三个交易日里,*ST弘高又连续收获涨停,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再涨2.32%和4.17%,短短6个交易日里大涨55.66%。2月18日晚间,*ST弘高还发布了股价异动公告,称:经查询,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但实际上,在此期间,甄建涛早已暗度陈仓。

  另外,在以往,“高送转”还屡屡成为掩护大股东减持的工具。在2016年年报披露期推出“高送转”预案的167家上市公司中,就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同时推出了重要股东的减持计划。而随着监管的加强,这一“阳谋”越来越行不通。

  今年3、4月间,元力股份依顿电子便在“高送转”预案中嵌套了重要股东的减持计划,而在遭遇交易所火速问询后,两家公司的股东纷纷取消了减持计划,而已发布“高送转”预案的易事特润欣科技虽然没有遭到交易所的问询,但两家公司的股东也或取消减持计划或压缩了减持股份的数量。

  而且,随着“高送转”炒作的式微,上市公司股东不但越来越难利用“高送转”进行减持,反而会进一步拖累股价。赢合科技为例,今年4月,公司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的一致行动人股东达晨创世及达晨盛世计划在可减持之日起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84%。

  在7月10日发布“高送转”预案的同时,公司公告称,上述两股东此前发布的减持计划将于2017年8月2日期满,并计划在高比例送转方案披露后6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不超过5.5059%公司股份。在此背景下,虽然有“高送转”预案和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99.41%至128.88%的中报业绩预告护驾,赢合科技在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仍然下跌0.68%。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