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7月以来共有185家上市公司获得产业资本增持,合计增持参考市值达100.29亿元。市场人士表示,除产业资本趁低吸纳进行战略布局外,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资本运作或提升股票流动性,需要做好市值管理,所以不惜借钱增持。目前已有中介机构为大股东提供“增持+市值管理”的服务。产业资本增持可能意味着公司股价已到了价值“洼地”,但对于借钱增持的情况,由于资金成本较高,增持方一旦实现诉求就可能迅速离场,投资者应谨防成为“接盘侠”。
中介提供增持服务
近日,中泰化学、华闻传媒、泰豪科技等上市公司披露增持公告。数据显示,7月以来共有185家上市公司获得产业资本增持,合计增持股份9.05亿股,增持参考市值达100.29亿元。
具体来看,7月以来共有25家上市公司获产业资本的增持市值在1亿元以上,39家超过5000万元。其中,辽宁成大、中泰化学、东方园林、龙净环保等公司增持市值居前。
除了用自有资金增持外,部分大股东不惜借钱增持。“这周我们接到好几单这样的业务,大股东想增持,过来找我们想办法。”某券商机构业务部负责人透露,“现在提供的方案主要是做信用贷,利率约在10%到15%之间,为了稳妥起见,会要求对方签兜底协议。”
某大型银行投行团队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有上市公司股东过来接触,想从银行借款增持。目前银行借贷利率大概在7%至8%之间,比券商低很多,但额度很紧。”
近期,不少中介公司积极为上市公司提供增持服务。某中介机构业务人员表示,可以为无法从市场募集到足够资金、但有意愿增持的大股东提供增持服务,同时全面参与市值维护,要求标的上市公司没有退市风险,最近2年盈利。
上述券商机构业务部负责人解释说,中介机构收费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指资金借贷利息,利率在6%至8%之间。增持服务常常配合市值管理服务。大股东增持完毕后,中介机构找资金推动市值管理,然后再与大股东就股票增值部分分成,后端的分成比例在20%至50%之间。在极端情况下,一些中介宁愿放弃前端收费,只要50%的后端分成。
增持不仅为抄底
Choice数据显示,7月以来获得增持的185家上市公司中,7月以来有48家公司股价上涨,135家股价下跌,另有两家公司停牌。其中,10家公司的跌幅超过20%,38家跌幅超过10%。
分析人士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产业资本增持潮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市场正在构筑底部或阶段性底部,增持的主要原因是增持方认为股价处于低谷,希望趁低吸纳。业绩良好、股价持续受挫的股票更受青睐。
从已发布的半年报预告来看,在获得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66家公司业绩预喜或预增,占比达35.67%。增持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目前有7家发布业绩预告,其中6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
“除趁低抄底外,部分增持方出于后期资本运作或提升股票流动性的考虑,有市值管理的冲动。”上述大型银行投行团队负责人表示。
某股份制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指出,近期股价“闪崩”的上市公司不乏主业不振的,这些公司收购优质标的、谋求转型发展的意愿强烈。“维持高市值有利于并购。如果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资产,在市值较高的时点操作对控股股东股权的稀释作用较小。现在股东退出和变现的难度加大,股价如果‘闪崩’后持续低迷,没有哪个标的方愿意用股份做收购对价,所以上市公司大股东需要通过‘增持+市值管理’来提振市场信心。”
某券商营业部机构部负责人认为,股权质押存在爆仓风险也会促使相关方增持护盘。虽然股权质押率和利率在不断调整,但相对于其他渠道,股权质押融资成本仍较低。部分后续有较大股权质押需求的上市公司股东也可能先设法做好市值管理,然后择机进行股权质押。
机会与风险并存
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指出,相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很多产业资本能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上市公司信息,其增持往往是市场指数的领先指标。近期产业资本的增持可能意味着公司股价已到了价值“洼地”,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蓝筹股。
在获得增持的公司中,从披露的增持均价来看,中昌数据、罗牛山、普洛药业等多家公司最新收盘价低于7月实际控制人的增持均价。分析人士指出,获增持的公司如果跌破增持价,意味着增持方出现浮亏,这类股票存在更大的机会,其中被错杀的绩优股更值得关注。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不论是产业资本增持自救,还是大股东为后续资本运作做市值管理,都不能忽视高成本资金带来的风险。如果增持方通过外部融资来增持,考虑到资金成本,一旦实现自身诉求就可能迅速离场,投资者应谨防成为“接盘侠”。
上述私募机构负责人指出,目前来看,股市持续震荡的格局短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投资者还是要寻找处于价值“洼地”、市盈率低的蓝筹股。
主力持仓>>>
最新最全最权威 二季度基金盈利、重仓排行榜出炉
二季度公募基金大赚1147亿元!调仓换股路径大曝光!
基金二季报透露最新战略布局 四行业124股成争夺重点
这一数据透露基金整体信心 “抱团股”有惊喜!
主力调研>>>
3只社保基金抱团进驻近10家机构又紧忙调研 这家公司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