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正文

高溢价收购东方海外 中远海控或跻身全球“三甲”

[2017-07-23 09:23:20]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航运界涉及三大知名公司、耗资近430亿元的大并购,引发多方关注。  7月19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601919.SH、01919.HK)公告称,公司于7月18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事

K图 601919_1

  航运界涉及三大知名公司、耗资近430亿元的大并购,引发多方关注。

  7月19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601919.SH、01919.HK)公告称,公司于7月18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事后问询函》,问询内容主要包括反垄断审查风险、协同效应产生、东方海外原有债权偿还期等内容。

  据了解,此前的7月9日,中远海控联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600018.SH)向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海外”,00316.HK)联合公布,中远海控及上港集团对东方海外以31%溢价、总共492.31亿港元(约合428.70 亿元人民币)发起全面收购要约,中远海控、上港集团将分别持有东方海外90.1%和9.9%的股权。

  上述交易完成后或引发全球航运业变局。资料显示,中远海控、东方海外两家公司合并集装箱总运力将超过290万标准箱,经营船队超过400艘,超越达飞轮船成为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

  对于两家公司如何实现融合发展,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两家公司运力构成和经营领域相似度很大,充分融合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不太可能保留东方海外品牌,“即使未来保留东方海外品牌,也肯定不再是全球承运商了,或者是区域承运商,或者是专业支线承运商”。

  溢价收购

  据了解,本次要约收购并非一时兴起。早在今年1月份就有外媒报道称,“国企中远集团正准备向东方海外国际发起收购提议”,之后不断有收购传闻,不过直到6月下旬两家企业依然同时发出声明表示,“传闻不正确”。

  根据重大资产重组议案,中远海控和上港集团通过境外全资下属公司Faulkner Global与上港BVI拟要约收购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100%股权,作价49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9亿元。每股要约现金78.67元,较东方海外国际收市价溢价37.8%。若交易完成,中远海控及上港集团将分别持股90.1%及9.9%。

  关于溢价问题,徐剑华表示,双方经过半年讨论确定31%的溢价率,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东方海外有很强的成长性,是一只优质的“潜力股”,溢价31%其实并不算高。

  “东方海外国际运力全球排名第七,从以往的经营业绩和船队管理来看,属于优质资产。”航运界网副主编、分析师王海也告诉记者,溢价原因在于东方海外自身优势加上与中远海控原有的船队进行整合之后的协同效应,具有成长性。

  中远海控表示,虽然是高溢价收购,但是本次交易的要约价格是合理和公允的。在完成对东方海外的收购后,不仅中远海控的运力规模将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且还会得到东方海外国际在全球的销售网络、稳定的客户和先进的管理能力。

  对于资金来源问题,中远海控表示资金来源为Faulkner Global的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根据Faulkner Global与中国银行签署的主要条款清单和过桥贷款的承诺函,中国银行将安排其境外分支机构向Faulkner Global提供总金额不超过65亿美元的银行过桥贷款。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分析师谢文卿认为:“过桥贷款这种形式可以用时间换取现金流,但需要多付利息。”

  中远海控表示,虽然本次交易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但是公司业务稳健、经营现金流充沛,且始终保持着通畅的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公司已经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财务安全不会因本次交易而受到不利影响。

  战略协同

  据了解,东方海外在航运业久负盛名。东方海外由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的父亲、已故“船王”董浩云创办,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东方海外国际已成为全球最具国模的国际综合集装箱运输、物流及码头公司之一,也是业界应用资讯科技及电子商贸处理整个货物运输过程的领先企业。

  财报显示,东方海外的运力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比较好。即使在航运业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东方海外国际除了2016年造成了亏损,其他年份保持着较为可观的盈利。

  事实上,在发出要约收购之前,两家企业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对于东方海外国际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股权控制关系、主要财务数据、负债情况、下属关系等信息,中远海控进行了详细的审核,预估了要约收购完成后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中远海控表示,公司看好东方海外国际在集装箱运输、物流领域积累的经验,稳定的客户资源及稳定客户群的能力,欣赏东方海外国际应对复杂行业环境的能力,支持东方海外国际目前的业务战略、人才基础和品牌发展。

  对于要约收购完成后运力规模、经营规划,中远海控也在报告中有所披露。

  据记者了解,中远海控完成收购后,将采用双品牌运营模式,保留东方海外国际品牌和上市地位。中远海控表示,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国际将以两个独立品牌提供全球集装箱航运服务,双方的船队规模、网络资源丰富,将形成有效的补充和完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从集装箱总运力上来说,完成股份收购后,中远海控集装箱船队的总运力将超过290万标准箱,船队超过400艘,运力占比由8.4%提升至11.6%,跃居世界第三位,与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的差距明显缩小,国际品牌知名度、议价能力也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从航线布局来说,东方海外亚洲区及澳洲航线可以弥补中远海控南北线、东西亚线路不足的问题,太平洋航线也会得到强化。未来中远海控在布局第三方运输市场、新兴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加强。

  不过,在徐剑华看来,并购的目的是要实现规模经济,保留品牌通常建立在航线产品不重叠的情况,鉴于两家公司运力构成和经营领域相似度很大,充分融合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不太可能保留东方海外品牌。

  徐剑华表示,中远海控在公告里承诺两年内保留东方海外公司总部和品牌,我认为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未来保留东方海外品牌,也肯定不再是全球承运商了,或者是区域承运商,或者是专业支线承运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