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
近日,“塑料大米”在印度闹得沸沸扬扬,导致一些企业面临危机,而在国内,米企都坚守着质量与品牌。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新三板共有20家“大米概念股”,这些企业去年平均利润不足900万元,与国内一些大型米企还存在巨大差距。
从地域上看,20家企业中,南方和北方几乎各占一半,势均力敌。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家企业也都注重自身的品牌,如五常大米、盈田大米等,但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
金福泰成新三板最会赚钱米企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新三板中,共有20家“大米概念股”挂牌。
从所属地域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是黑龙江和湖南,分别有4家和3家。而宁夏、江西、江苏均有2家,河南、辽宁、山东、广西、福建、安徽和广东各有1家。
如果按照北方和南方划分,南方有11家,北方有9家,几乎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当前,我国五大粮食产量大省包括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和江苏。粮食多,粮食企业也多的规律,在新三板中也在一定程度体现。
黑龙江新三板米企数量拔得头筹,该省独揽金福泰、五米常香、香兰米业和中顺农业等4家企业。
不仅如此,金福泰(833798.OC)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达4.79亿元,同比增长8.12%;净利润为3744.17万元,同比增长23.03%,在20家企业中净利润排名第一,成为新三板中最会赚钱的米企。
金福泰去年还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福乔府大院品牌被国家农业部组织评为“全国十大好吃米饭”。
不过,金福泰去年公司销售大米8.6万吨,而实际销售7.03吨,占计划销售的81.73%。
金福泰表示,在黑龙江省稻米产业整体下行的压力中,公司在销售收入中逆势上扬,净利润也有所提升。
五米常香(834872.OC)去年营业收入为1.05亿元,净利润达781.5亿元,净利同比增长41.72%,发展势头良好。
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粮食产量虽未进全国前五,但依然是水稻产量最大省份。
目前,湖南拥有盈田农业、精为天、广益股份等3家米企,而这3家企业势力整体相当。
数据显示,盈田农业(837338.OC)、精为天(838972.OC)和广益股份(839927.OC)去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亿元、1.8亿元和2.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63.94万元、1246.1万元和954.86万元。
精为天去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这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
今年3月,精为天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33元/股的价格成功发行3789.97万股,募集资金5040.66万元。
仅黄国粮业营收超过8亿
整体来看,新三板20家“大米概念股”的业绩可圈可点。
统计显示,去年,这20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实现盈利,13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仅3家企业亏损。
17家盈利企业中,金福泰、百乐米业、黄国粮业、盈田农业和精为天分别以3744.17万、3460.72万、3145.13万、1463.94万、1249.10万居前五位。
数据显示,净利润增幅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农凯股份(835025.OC)、盛态粮食(870736.OC)、香兰米业(870503.OC)、万齐农业(838139.OC)和宏华股份(832907.OC)。
从营收规模来看,目前20家新三板大米概念股公司中,仅有黄国粮业营收超过8亿;9家公司营收处于1亿至5亿之间,9家企业处于2000万至9000万之间,而亚夫农业(832732.OC)仅为885万元。
从新三板行业整体情况来看,20家新三板大米概念股去年实现净利润1.79亿元,较2015年1.43亿元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加0.36亿元,增幅达25.17%。
但以此业绩算来,20家公司卖大米,去年平均利润不足900万元。
市场占有率较小
登录资本市场后,除了业绩上需要持续发力外,仍有两大问题摆在新三板大米概念股面前:一是国内大米行业的激烈竞争,另一个则是龙头企业的绝对性市场优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大米加工企业数量较多,整个行业内企业呈现小而分散的局面。加之国外大米企业的冲击,大米行业竞争激烈。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新三板也不乏很多大米品牌――五常大米、盈田大米、汤旺河大米、法福来大米、米篮子牌大米等。但很明显,这些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与行业领头羊中粮集团、北大荒、金健米业、益海嘉里等较大的粮油加工企业相比,新三板大米概念股公司市场占有率均较小,在规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不过,新三板大米概念股也已经正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积极研发转型,向下游产业链延伸。
以五米常香为例,在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中,为了建造一个可信赖的大米品牌,要以五常大米为突破口,以稻花香产品为利润增长目标,以有机产品为重点拓展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
有的公司还在积极扩展销售模式,金福泰等公司已经成功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