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集团(830881)最近有隐隐成为新三板上“网红”的架势:
先是大玩“石墨烯+大健康”概念,引发各种关注;后来董事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一份关于“三类股东”等问题的建议,获得证监会回复,又博得报道无数。
如今公司在做市指数持续走低,做市商热情大减的时期,还强势吸引了36家做市商。它是怎么做到的?
新三板网红
圣泉集团最近一波走向“网红”的铺垫,是从今年两会开始的。
两会期间,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凭借新三板公司高管和全国人大代表,这两重身份的优势,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明确“三类股东”作为拟IPO企业合法股东等,新三板市场比较受关注问题的建议。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影响并不大,真正发酵是从7月中旬,圣泉集团拿到证监会答复文件之后开始的。
拿到文件之后的唐一林,直接把文件全文挂在了公司官网上。
很快“圣泉集团”“唐一林”“两会建议”这几个关键词,几乎吹遍整个新三板市场,公司和董事长俨然成了新三板上的“网红”。
圣泉集团在新三板上一直比较活跃。
作为一家创新层做市企业,圣泉集团成交量时不时就出现在新三板做市股成交前几名。
7月22日,山东当地媒体报道,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准备在主板上市,“全力以赴地推进IPO”。
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消息有关,7月23日开始到今天,圣泉集团连续三个交易日放量,累计成交1.02亿元,股价创下自2017年3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11.22元。
截止7月26日收盘,圣泉集团股价收于10.21元,今年已经累计上涨接近42%,市盈率约13.6倍。
只是,在此前没有任何关于IPO的公告的情况下,这么说话……
成交这么活跃,和圣泉集团庞大的做市商队伍也密不可分。论坛君了解到,目前圣泉集团有多达36家做市商。
要知道目前整个新三板做市商也就92家,而且相当一部分还只是“假装”在做市。吸引这些做市商的的是什么?
论坛君猜测,最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化工界的龙头,还有石墨烯概念。
化工领域有一定优势
别看最近圣泉集团“石墨烯”概念很火,表面上看公司似乎已经是一家标准的石墨烯企业了,其实不然。
根据圣泉集团的说法,目前公司主要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是仍然是铸造材料、酚醛树脂等产品的销售。
不过在石墨烯之外,圣泉集团在化工界还是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的: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呋喃树脂生产企业,另外酚醛树脂的产量位居世界前三。
这两种产品名字很拗口,但是应用不简单。
作为耐腐蚀或耐高温材料,它们在汽车配件等铸造、耐火材料、保温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用途。
目前圣泉集团有发明专利345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等。还有22项发明专利已经通过国际专利申报进入72个国家,并且在15个国家获得授权,还成了“神舟”飞船保温原材料制造商,中国耐火材料专用酚醛树脂标准唯一起草单位。
圣泉集团在行业的优势有不少,但劣势也明显。公司表示自家部分新产品和国外竞争对手比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国内竞争对手比,虽然技术水平还可以,但售价偏高。
所以这两年圣泉集团的也有所波动: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收入有波动,但圣泉集团的净利润一直保持着两成左右的增速,公司也没做太多解释,只是说高毛利产品销售增加。
至于具体是哪些产品,占比多少,公司并未详细介绍。尤其是大家关心的石墨烯相关产品销售了多少,圣泉集团都没有给出多少数据。
石墨烯+大健康
石墨烯从2004年被发现后,各路专家研究热度始终不减。各大上市公司们,出于各种目的,也把这一概念玩的淋漓尽致。
2014年,圣泉集团开始盯上了石墨烯,与黑龙江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联合开发“生物质石墨烯”制备工艺。
一年后,圣泉集团宣布制备石墨烯成功,并且“全球首创了以生物质原料制备石墨烯的先河”,“颠覆了传统提取工艺”。
2017年6月媒体报道,圣泉集团已经实现了年产200吨生物基石墨烯材料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石墨烯功能聚合物母粒生产线。
制备石墨烯成功之后,圣泉集团一系列“石墨烯产品”就问世了,列出来给大家看看:石墨烯内衣 、石墨烯T恤、石墨烯枕头、石墨烯袜子……据说有上百款,还和很多纺织业巨头合作了。
在各种场合,这些石墨烯材料的衣物,被赋予了具备低温远红外、抗菌抑菌、抗静电、防紫外线、自发热等功效。
有这么多功效,圣泉集团顺势提出“石墨烯+大健康”的概念,并提出要试水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OAO新零售电商模式”。
而且据论坛君了解,除了圣泉集团,“石墨烯+大健康”圈子的企业还不少,既有上市公司、新三板公众公司,还有不少创业公司。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对于石墨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很多专家表示虽然前景很好,可远没有目前市场预期的这么快实现。
例如在医疗领域,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大祥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石墨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部分停留于理论层面,少数可以实验研究,只有作为传感器进行体外检测的功能有望推向产业化应用。”
石墨烯研究专家、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博士钟成在回复论坛君采访时也称,石墨烯应用前景广阔,但发现至今只有10余年的历史,产业化更是只有短短5年时间,石墨烯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早产儿”。
“目前看来,石墨烯在导电导热、防腐屏蔽、传感器和三维微观结构等领域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此确定具体哪个领域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还为时尚早。”钟成表示。
・END・
最具价值的原创新三板微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