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5月银行理财环比下降1.6万亿 银行“揽储”冲刺

[2017-07-02 15:40:41]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今年来,银行业进入了“强监管”的一年,伴随着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监管的趋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渐渐放缓。  日前,一位监管人士透露,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相比4月的30万亿元,下降了1.6万亿元,创十

  今年来,银行业进入了“强监管”的一年,伴随着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监管的趋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渐渐放缓。

  日前,一位监管人士透露,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相比4月的30万亿元,下降了1.6万亿元,创十年来最大的单月降幅。

  “理财存续规模的环比下滑凸显了强监管对于行业的冲击。”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分析指出。

  在整体规模下降的背景下,进入6月,时值年中季末,商业银行也迎来了“中考”揽储关键的时点,包括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甚至国有银行在内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上行。

  而《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6月以来,不少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突破“五”字关口。

  “收益率上行的一个基础原因是银行缺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大于资金供给。” 某银行从业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在这个季末和半年末重要的时点,各个银行面临多种考核压力,银行需要冲存款等。

  他还进一步坦言,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概率会在4%到4.5%之间。

  5月末理财产品规模

  降至28.4万亿元

  “理财存续规模的环比下滑凸显了强监管对于行业的冲击。在目前监管界限不明,但监管强度极大的情况下,银行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大部分处于模糊区域的业务均出现了零新增的情况。” 魏骥遥分析指出。

  他还进一步表示,再加上同业理财、委外业务的整顿,整体规模的回落属于正常表现。该情况随着监管强度的减弱以及业务边界的确定会有所改善,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变化将重新表现为正值,但过去的高速增长模式将一去不复返。随着监管对于产品及行业的把控力度增强,将加速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源。近期中债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便将保本类理财定义为非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凸显了监管有意引导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的意图。

  实际上,今年来,银监会接连下发多份文件剑指各类违规行为,期望通过银行自查、限期整改等方式对银行各个层面的业务进行规范,同业理财业务受到了较大影响。

  而且今年上半年,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又将表外理财正式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等。

  “随着监管层对整个同业理财的监管明确,同业理财的规模势必会受到挤压,也就是说今年同业理财增速一定会出现一些下滑。”上述某银行从业人士表示。

  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在报告中分析指出,表外理财余额增速是“去杠杆”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跌至贷款增速之下,验证了“去杠杆初见效果”的表述,监管进一步加压的内在要求也随之而转弱,有利于市场预期的稳定。此外,表外理财增速下降也使得银行体系广义信贷增速明显下降,从而二季度MPA考核压力也会下降,有利于缓和季末非银资金面。

  银行 “揽储”进冲刺阶段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增速趋缓,但在面临季末年中的节点,银行的资金争夺依旧不可避免,一时之间,各类银行纷纷推出5%或者以上的高收益产品。

  来自普益财富的研究报告显示,这周(6月17日-6月23日)291 家银行共发行了 1785 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4.58%,较上期上升 0.04 个百分点。

  “随着6月下旬的到来,银行年中考核影响持续,整个金融市场均处于资金紧张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上涨。”《报告》指出。

  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登陆部分银行网站也了解到,6月以来,绝大多数银行均推出了5%以上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而东亚银行一款名为“均点盈IXA0010359F”的理财产品,起投金额为5万,收益率更是高达7%。

  “在这个季末和半年末重要的时点,面临多种存款,MPA等诸多考核压力,银行需要冲存款。”上述某银行从业人士分析指出,加之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本身就已经比较紧张,时值季末年中这个节点,银行体系内本身对存款和理财方面也会有争夺。

  他还进一步坦言,可以看到,银行的这些高收益的产品期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长,通常可能一个月或者三个月居多,主要为了度过这种时点性。因为若是长期限对很多中小银行来说会带来资产配置压力和高成本的压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