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是一位银行家,一次他带孩子去参观他任职的银行,并逼着小儿子迈克拿出零用钱在银行开了个账户,给他灌输投资理念。但迈克却更想用钱买食物去喂银行外面的鸽子,于是他大喊:“把钱还给我!把钱还给我!”一些客户无意中听到迈克的喊声,以为银行出现危机,就开始从银行提款,并很快引发大规模的储户挤兑风暴,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虽然上面的故事并非现实生中真实出现的一幕,而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典电影《欢乐满人间》里面的一个片段。但是,银行并非固若金汤,历史上,银行挤兑潮一直时有发生,有的银行在政府的救助下没有倒闭得以重组,更多的银行则是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那么,什么样的银行容易倒闭呢?
01 业务不正规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瑞士韦格林银行
韦格林银行成立于1741年,总部设在瑞士东北部圣加仑,有大约10家分行,均在瑞士国内。作为瑞士最古老的私营银行,韦格林银行倒闭的导火索就与其帮助美国富人借助秘密账户逃税有关。
作为首家遭美国当局起诉且认罪的外国银行,2013年1月3日,韦格林银行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承认利用秘密账户,在将近10年间,通过开设假账户掩盖纳税人的真实身份等做法,帮助至少100名美国客户逃税至少12亿美元。根据认罪协议,韦格林同意向美国支付5780万美元补偿和罚金。
认罪标志着对历史上最有名的瑞士银行之一的丧钟敲响。在承认帮助美国富人借助秘密账户逃税的罪名后,韦格林银行声誉受到严重影响。最终,韦格林银行设在瑞士圣加伦的总部宣布永久关闭。
02 内部人严重犯罪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英国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Barings Bank) 创建于1763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资产。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伊丽莎白女王非常信赖它的理财水准,曾是它的长期客户。
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金融市场上的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意味着具有232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说起来既可笑又具有讽刺性:一位年轻人——年仅28岁的巴林银行交易员尼克·里森将的渎职将已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赔了个精光。
1995年,时任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的尼克·里森一人身兼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两职。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因操作失误亏损了6万英镑,当里森知道后,因为害怕事情暴露便启动了88888“错误帐户”(该账号是银行对代理客户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纪业务错误进行核算的帐户的备用账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备用帐户使用后的恶性循环使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
为挽回损失,1994年下半年,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大涨。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里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为反败为胜,里森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里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可以称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于是尼克·里森畏罪潜逃。233年历史的老店就这样顷刻瓦解了,最后只得被荷兰某集团以一英镑象征性地收购了。
03 盲目扩张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日本振兴银行
振兴银行成立于2004年4月,总部位于东京,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小型专业银行,在日本全国拥有125家网点。
2010年9月10日,刚刚成立6年的日本振兴银行向日本金融厅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理由是2010上半财年(4月至9月)决算中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且该行放弃自主实现重组的努力。
调查显示:盲目扩张引发不良债权增加被认为是导致该行破产的主要原因。该行成立之初的经营宗旨是以面向中小个体企业提供小额融资为主要业务。2007年3月以后,为追求更大利益,该行转变经营策略,开始采取冒进和扩张政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收购债权或进行大额融资。截至2009年12月末,日本振兴银行贷款总额中超过7成为大额融资,每家公司平均约为30亿日元。
04 小银行比大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传统银行
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2007年至2011年期间,倒闭的银行共402家,其中, 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329家,占倒闭银行的81.84%,如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传统银行,倒闭时总资产为2.54亿美元。
为什么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容易倒呢?首先,小银行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低;其次,小银行不具有“系统重要性”,其倒闭对整个社会的震动较小,因而政府对其救助力度不如大银行,数据显示,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濒临破产倒闭的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为20家,占问题银行的4.98%,且有11家受到政府救助。
05 业务过于集中在某一领域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英国北岩银行
北岩银行建立于1965年,是英国五大抵押贷款银行之一。
北岩银行在1997-2006年十年时间里迅速崛起,一时风头无俩。回顾北岩崛起的十年,可以很容易发现它主要的经营策略是:大力吸收同业资金,然后发放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以充分享受 “房地产红利”和“流动性红利”。在房地产市场走俏与同业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这种“又红又专”的发展模式并没有过多的风险与问题。但是,在2003年房地产市场繁荣已经显现疲态,同业市场兼具收紧倾向时,北岩依然“不知悔改”地坚持这种模式就酿出了一堆风险隐患。
数据显示,2006年年底北岩负债端同业资金总额达到586亿英镑,占负债比例的60%,是居民存款226.31亿英镑的2.5倍;资产端, 2006年年底,住房抵押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7%,而流动性资产的比重仅为13%。
当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袭来,波及英国,没有足够流动性资产的北岩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求救,申请资金援助。这一消息被BBC曝光的同时,北岩银行宣布预计2007年税前利润将比预期低20%的消息进一步引爆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在担忧与恐慌中,北岩发生了挤兑,给原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北岩银行添了致命的一刀。2007年10月,北岩银行宣告倒闭,寻求买家注资。辉煌的北岩在历史舞台上落幕。
06 高风险资产过多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美国印地麦克银行
印地麦克银行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是全美第7大抵押贷款和存款银行。
印地麦克银行主营Alt-A贷款,而Alt-A贷款是向不能充分证明自己收入或资产的按揭者提供的一种抵押贷款,风险性极高。对于这些楼市泡沫破裂后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印地麦克只是将大部分打包出售,但相当比例无法打包的,依旧留滞于账面。正是这少数自留的业务,在房屋价格暴跌,止赎事件(“止赎”是在次贷危机后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是指银行对于那些无力再继续偿还抵押贷款的业主采取收回抵押房屋的做法,业主此后将无权再赎回这些房产)越来越多的时候终于将印地麦克彻底压垮,最终印地麦克银行因挤兑而倒闭。
值得关注的,印地麦克银行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规模。
07 不良贷款过多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华盛顿互惠银行
倒闭或被并兼并的银行,很多损失并不是来自于交易,而是来自于不良贷款。虽然,许多不良贷款都有借款人资产作抵押,但是当出现恐慌、加之资产大幅度贬值时,资产抵押几乎不起作用。一是因为抵押物贬值后银行不能收回预期的变现资金;二是因为恐慌和资产贬值后,很少有人购买抵押资产,抵押资产很难变现,或者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变现。其中因不良贷款过多而倒闭的典型银行就是华盛顿互惠银行。
华盛顿互惠银行成立于1889年,总部位于西雅图,是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拥有3070亿美元资产和1880亿美元存款。
基林格是华盛顿互惠银行由盛转衰的关键性人物。1990年基林格开始担任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首席执行官,翌年兼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这家银行迅速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区性储蓄机构成长为全美银行业巨头。但是,由于基林格积极发展次贷及其他风险抵押贷款业务,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遭受信贷危机冲击的风险当中。2006年华盛顿互惠银行房贷部门损失4800万美元,而2005年该部门净收入则达10亿美元。2008年第二季度华盛顿互惠银行损失30亿美元,这是该银行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额。
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2008年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宣布接手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终于在其成立119周年纪念日当天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的主角。
08 市场判断失误的银行易倒闭
典型代表:雷曼兄弟
在电影《大而不倒》里,雷曼凌晨召开股东会投票决定是否申请破产的一幕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也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雷曼兄弟创立于1850年,总部设在纽约,曾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拥有150多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
雷曼兄弟与其市场判断失误,不顾高风险盲目追求高利润不无关系。2007年,华尔街的不少机构一味投资次贷产品不当而蒙受损失,此时的雷曼兄弟仍然盈利41亿美元。但是雷曼兄弟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继续大量投资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用大量借款增加回报率,而且比其他公司更晚认识到所出现的损失,也未在投资出现失误时抓紧时间融资。当次贷债务违约大规模出现时,再想抽身已晚,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09 管理层制定的发展策略严重有问题的银行易倒
典型代表:伊利诺斯大陆银行
伊利诺斯大陆银行曾经是美国排名前十的著名商业银行,其倒闭的原因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该银行的管理层实施了错误的公司战略。
首先,1974-1981年间,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伊利诺斯大陆银行实施了激进的贷款政策。取消了信贷委员会贷款审批程序,扩大了每个信贷员的贷款权限,同时放宽了对信贷业务的监控和贷后检查。通过这一发展战略,伊利诺斯大陆银行在贷款规模迅速激增的同时埋下了可怕的定时炸弹。
其次,错误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伊利诺斯大陆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同业拆借而非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和工商业存款。据悉,倒闭前伊利诺斯大陆银行的个人存款仅占总负债的 10%---12%,其贷款主要由出售短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吸收欧洲美元和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隔夜存款来支持。并且,当时,该行贷款与存款的比率高达79%,同等银行为67%,全美银行平均为56%。
最后,贷款过于集中。如,1978年,伊利诺斯大陆银行的能源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而1981年,能源贷款余额又提高50%。这也成为后来其倒闭的直接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