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钢铁、煤炭、有色、金融等周期板块相继起舞,这让很多判断市场风格会切换到成长股的投资者大失所望。周期股接棒“漂亮50”的持续行情,让此前最为忠实的“题材、小市值成长股”拥趸也开始转投白马股的怀抱,“价值蓝筹成投资主流,中小创暂无机会”的声音似乎正在高度集中。
那么,从投资角度看,在这一轮周期股接棒“漂亮50”的行情中,又有哪些行业仍有继续前行的动力呢?
集中度提升是周期股接棒“漂亮50”的关键
周期股接棒“漂亮50”,首先得谈一下此轮行情的风格形成原因。从外部因素看,A股成功入选MSCI,使得发端于5月初的“漂亮50”行情顺势而为,而其所顺的“势”,便是国际投资领域“价值投资”大趋势,这有别于散户占比偏大从而投机氛围浓厚的A股生态。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监管趋严,资金面紧平衡,金融去杠杆持续,使得题材股波动加剧,赚钱效应差,资金不得不追逐业绩确定性高的资产以抱团取暖。
其次,今年“漂亮50”的崛起还主要归结于市场对“价值”,也就是“业绩增长确定性”的关注程度提升,当“漂亮50”中很多标的的股价涨到一定程度后,其估值开始偏高,个股表现也进入了胶着状态,大盘行情表现也出现了反复,市场急需寻找到能够承继此前价值投资逻辑的板块。恰在此时,因供给侧改革带来产能基本出清,且具有一定业绩增长确定性的周期股开始进入资金视野,由期初的尝试逐渐步入蜂拥而上阶段。
我们知道,周期股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与经济周期的波动高度相关,而朱格拉周期也就是产能周期是经济波动的主周期。在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经济表现看,基本上符合了朱格拉周期大概10年一个轮回的规律,只不过,最近一轮经济周期因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推迟了本轮产能去化周期的时间,加剧了周期行业企业的产能过剩,让本应该在2013~2014年就可以实现产能出清的下降周期,推迟到了2015~2017年。
如今,在全球经济重新开始回暖、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力的推动下,周期性行业加快了去库存去产能步伐。在整个产能出清过程中,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也得到了一定提升,这种基本面的改观在近期出炉的经济数据和管理层的表态中均得到了一定佐证。
在宏观层面上,2017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超出了市场预期。中观上,数据显示2016年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成品油加工以及尿素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4%、67%、75.2%、83.1%、69.1%和44.8%,虽然总量数据显示目前仍处在产能过剩阶段,但若排除一些“无效产能”等因素,从边际变化来看,煤炭、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触底,降幅逐渐缩窄;化工、水泥、电解铝、石化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则是出现触底回升。
而在微观企业的经营业绩上,最新发布的上市公司2017年中期业绩预告显示,80%以上的周期性企业均发布了预喜公告,业绩增长超过100%的公司近一半。如6月26日发布业绩预告的锡业股份,7月14日发布的首钢股份等,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前者从去年同期的620万元飙升到今年的3.4亿~3.9亿元,后者从盈利1900多万元提升到9亿~9.5亿元。
周期行业公司如此大幅度的业绩预期改善,让其能够在当前时间点接棒“漂亮50”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行业分化仍存,但基本面有明显改善
就行业集中度(一般以行业排名前N家企业总体市占率来衡量)分析来看,2016年钢铁行业因宝钢、武钢的合并而集中度提升,前10家企业市占率达到35.9%,较之前的持续下滑局面,呈现出了触底反弹的迹象。当然,最新的库存数据又显示出有上升迹象,因此,对此行业仍需继续观察。
煤炭行业产量集中度偏低,除中国神华一枝独秀占比12.6%外,第二名中煤占比4%,90家大型煤企占比仍不到70%,结合近期发布的去产能已完成全年74%的数据,预计煤炭行业集中度仍有望继续上升。与煤炭一脉相承,六大发电集团耗煤占比从2013年9月15%高位持续下滑至2016年底的13.8%,2017年3月底又回升至14.0%,因此,其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工程机械行业销量集中度持续上升,如挖掘机前四大品牌市占率在2016年上升到47.4%,前10大企业市场占比达到86.9%,其中三一重工销量占比更是从2011年的11%上升到2016年的20%。水泥行业集中度自2005年来持续上升,2016年金隅、冀东合并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行,业内前两家企业市占率达33.4%,前10家为59%。化工产量集中度稳中向好。龙头企业扩张、小企业关闭停车,令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自2013 年见底回升。粘胶行业同样因龙头扩产能而提升集中度。
汽车行业前两名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在2016年整体市占率接近40%,近5年基本维持在该水平;而家电行业中,空调、LCD电视前两家巨头市占率分别达到55%、40%的水平,冰箱、洗衣机前四家企业市占率在40%左右。其中,冰箱、洗衣机集中度回升明显。
相较于行业集中度带来的增长机会,增量需求相对比较困难,但若能在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同时获得增量市场,则这将是投资者应该重点探寻的风口。比如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之时,部分技术上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行业或可在发掘外需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市场,像建筑、机械设备、化纤、高铁等;另外,便是新兴产业需求触发带来的增长动能,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锂、钴等小金属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又比如大飞机的量产将需要更多钛合金材料等。
锂、钴傲骄 建筑补涨
目前来看,在经历数年去产能之后,各类小金属行业的产能已逐渐出清。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在特斯拉Model3推出后将量产,其带来的机会预计将不亚于当年iPhone4推出给苹果产业链带来需求爆发。钴的主要用途包括以钴酸锂和三元材料的形式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而锂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材料。预计2018年、2019年分别增加70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此外,钴传统需求高温合金、磁性材料保持较高增速,新能源和传统需求双拉动,价格应会长期震荡上升。
建筑类企业从6月的最新订单数据来看,央企订单维持高增长且有加速趋势,如中国化学1~6月新签订单同比增速77%、中国铁建新签订单同比增速47%、中国电建订单同比增长40%。因为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大转而依靠社会资本,进而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而央企在获取PPP订单时又有天然优势,如此一来,预计建筑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以央企为代表的建筑业龙头将大幅受益,其中尤以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受益为甚,如葛洲坝。
在建筑行业中,基建应会迎来旺盛需求,在轻资产的同时可以获得向环保监测、PPP等领域延伸的机会,比如中设集团、苏交科等。另外,“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参与建设的企业将直接受益,如中工国际、北方国际等。
总之,“价值投资”已经成为长期投资大趋势,较大的需求空间和良性经营环境的行业中的龙头股,将有更多机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