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预计,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格局下,短期市场运行大概率以“磨顶”为主,但受制于估值水平、流动性等因素,前期周期领涨的结构性行情势必出现调整,伴随滞涨板块补涨需求的释放,行业板块的“跷跷板”现象有望愈发凸显。
经过大半年的持续上涨,目前大盘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时点。一方面,随着周期股估值修复逐渐兑现,积压的获利回吐及技术压力,对指数形成拖累;另一方面,结合部分7月经济数据以及周期行业中报来看,接下来中国经济改善程度还会超越预期,未来布局机会依旧要从周期板块中来寻找,这意味着,即使大盘正处于3300点附近高位,但回调空间依然不大。短期风险上升和中期基本面改善矛盾交织,共同促成了一周多以来的市场“乱战”。
弱周期板块“暴冲”
昨日市场运行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弱周期板块的抱团上涨。
早盘期间,食品饮料、综合、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等弱周期板块高开高走,悉数红盘运行;相反,绝大多数周期性板块皆呈下跌状态,其中采掘、化工、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跌幅集体居前。一冷一热,强弱周期板块的表现形成明显对比。
今年6-7月期间,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周期板块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刺激板块交投火热,以两融为首的杠杆资金也持续流向这些板块。从月度周期板块成交额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值看,8月4日这一数值达到36.95%,也已创下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资金筹码的过度集中带来两大问题:一是板块和股价涨势更加迅速、涨幅更为可观,但未经过明显休整的单边上涨很难持续,投资者多空心态转变也往往更加突然;二是过高的换手率本身也昭示市场预期出现了明显分歧。因此,一旦资金心态出现短期一致,相关板块和股票常常会集体走弱。昨日上午多数强周期板块出现下跌即折射这一逻辑。
并且,随着短线看空周期股资金陆续撤离,从盘面上可以看到,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弱周期板块同期走强,而由于结构性行情的演绎,这些板块前期均是相对滞涨的品种,主力资金“出强入弱”表明,在结构性行情演绎到极致并形成“估值鸿沟”时,前期一直看好周期股的资金心态正在发生变化,开始朝着具备“估值坑”的板块反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午后开始,随着买盘力量的增强,建筑装饰、化工、交通运输等强周期板块连续翻红,表明主力资金内部也存在分歧:一方面周期股的获利筹码有强烈兑现需求,毕竟区间涨幅已高;但另一方面,着眼于未来预期,场内板块横向比较,最具业绩保障和投资潜力的仍然是周期股,因此,在上午周期板块大多下跌的背景下,中长线资金午后毫不犹豫地入场“接招”,最终形成当天盘面普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