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搜狐财经
2017年,是消费金融由“蓝海”向“红海”转变的一年,银行、银行类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类消费金融平台等加速抢滩布局消费金融,多家企业已经或准备上市;但同时,“暴力催收”、“裸贷”、“恶意欺诈”等负面词汇也在暴露这个市场广阔的行业诸多乱象。
各种数据都证明,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金融也成为目前金融发展中特别重要的增长点。6月17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联盟主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对消费金融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展望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过去一年来中国消费信贷增幅很大,但是结果发展不均衡,从存量来看住房贷款占比维护在70%上下。就数据而言,去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在全部贷款余额当中占比达到20%―30%,金融机构新增消费信贷余额占了新增贷款的50%,增幅非常快;消费金融品种也比较丰富,除了住房按揭贷款外,还有信用卡贷款、汽车消费、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消费信贷体系,但是扣除房贷外个人消费占比在4.5%―6.5%,而同样的数据在美国为17%,我国消费信贷结构调整上升空间很大。
孙国峰认为消费金融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宏观金融政策传导效力、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消费金融发展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征信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场景金融的发展。
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孙国峰表示,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运用大数据去建立更全面的“贷前、贷中、贷后+内控”的核心风险控制体系。具体而言,贷前建立自动化消费金融决策体系,用大数据提供智能化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动态的数据分析,贷中有风险管理的全流程控制,贷后要有全渠道的资产控制体制,包括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催收。
随着近期以来各种负面信息频频发生,孙国峰特别提到了对消费金融合法权益的保护,要防止一些机构宣传超前消费理念,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诱导年轻人,令消费信贷演变成过度超前消费的催化器。“比如有些学生要买苹果8,可能5千块钱,只知道每个月还500,其实一年下来6000,利率可能是20%或者更高,他不一定很了解这些信息,所以在消费理念上出现问题,最终造成一些风险,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