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理财市场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显得异常活跃,上半年理财产品一直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大好局面,发行量、收益率均在6月达到巅峰。不过这一态势在进入7月后发生了微妙转变,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注意到,7月前两周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环比减少,收益率也较之前出现微幅下滑。
收益率连涨八月发行量增速趋缓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5%、3.67%、3.91%、4%、4.06%、4.14%、4.18%、4.24%以及4.4%,为连续8个月呈现上涨趋势。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样在持续增加。2017年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3085款,较2017年5月份增加1080款,上涨9%。
在理财产品发行市场上,城商行是绝对主力,数据显示,6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共4433款,其中城商行占比达33.88%。而且宁波银行(002142)、大连银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城商行平均预期收益均摸高5%。
“城商行无论在发行数量还是收益率上均领先的原因,在于以其能够发售较为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来满足更多用户的选择需求。”融360分析师指出。
虽然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无论发行数量还是收益率都在持续走高,但记者注意到从增速来看明显放缓。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7月14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29.0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55万亿元,同比增长23.63%,但较2015年末56.15%的增速明显放缓,逐步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本月收益有所回落拐点尚未出现
随着银行“中考”的结束,7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回调。融360数据显示,6月30日-7月6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8%,较之前一周下降了0.12个百分点。此外,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也有所减少,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理财产品,较之前一周减少了169款。7月7日-7月13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0%,虽小幅回升0.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低位。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理财产品的收益拐点已经到来?
“随着年中考核的结束,银行理财收益逐渐回落也在预期之中,不过从趋势来看,拐点显然尚未出现。”上述分析师认为在货币基金积极扩张带动下,银行势必会保持理财产品吸引力以便与之对抗。“我们注意到,很多中小银行都推出了5%以上收益的理财产品,因此,今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预计还会走高,收益重心或将落在4%-5%之间,平均收益率超过5%的可能性较小。”
预期收益率5%以上多为结构性产品投资理财需平衡收益风险
记者注意到,上周以交通银行(601328)、华兴银行、浙商银行为代表的11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见表格)
进一步的统计显示,交通银行作为国有银行,能取得如此高的平均收益率原因在于其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全是结构性理财,其中有3款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甚至超过了10%,拉高了整体收益率。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高收益往往依赖于其挂钩的股票、债券、期货、票据、指数等衍生品投资部分,收益率波动往往都很大,想要达到最高也比较难。有些银行在宣传此类产品时会片面强调高收益,而很少提示风险。”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可一味盯着收益率,而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使用情况来综合判断。“首先要重点考虑安全因素,尽量选择银行自身发行的产品;其次要仔细对比产品要素,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对比不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限、是否可赎回、最低投资额和投资递增额度;第三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在利率上行周期可以选择期限稍长的产品来锁定较高收益。从目前情况看,6个月-1年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高于6个月以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