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无人便利店这头猪,在起飞前还有很多的跟头要栽

[2017-07-20 08:37:32] 来源:同花顺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作者: 刘志刚     无人便利店作为未来新零售时期渠道下沉的重要一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在一个无人值守的便利店或小超市,不用排队等候,扫码支付,买完即走……无人便利店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

作者: 刘志刚   

  无人便利店作为未来新零售时期渠道下沉的重要一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在一个无人值守的便利店或小超市,不用排队等候,扫码支付,买完即走……无人便利店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无疑有着更大的优势,这也引起了资本的青睐,而随着巨头的进军,一时间无人便利店的概念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

  技术驱动商业变革:无人店的风越刮越大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都面临着由运营驱动向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变革当中。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殆尽,无论是线上经济还是线下经济都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作为渠道下沉的关键一环,便利店凭借着强大的用户流量被很多人所看好,而且它还可以成为连接社会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服务驿站,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无人便利店更是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对传统便利店的一次革命性升级。省钱,便宜,成本低。无人便利店相对于传统便利店,无论是各种人工成本还是房屋租赁成本都大幅减小,能有效减少运营成本,而且效率极高。扫码进场、货物识别、离门支付,这是当下无人便利店的主要形式,只用一部手机就能贯穿整个购买场景。

  伴随着新零售观念的深入人心,便利店成了电商巨头实现渠道下沉的有效路径之一;对于传统零售巨头来讲,在面对AI浪潮的来袭,显得也比互联网时代要积极得多;自o2o以来国人的创业热情一直无比高涨,面对无人店的风口也吸引了大量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加入……于是乎,无人店的风也是越刮越大。

  传统零售巨头方面,今年6月25号,在深兰科技举办的“人工智能改变零售”峰会上,娃哈哈和深兰科技签订了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据了解,这些店面主要分布在在商场、医院、公园、学校、车站、企业工厂等地。

  新兴企业方面,缤果盒子被称作继Amazon Go 之后,希望构筑线下新零售便利店又一代表,被誉为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的24小时无人值便利店,主要面向高档小区和高级写字楼,目的是为高端社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鲜及便利服务。

  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推出了自己的无人计划-淘咖啡,当然,目前它还处于试验状态。这应该是阿里对于线下无人店的一种探索,是打通线上线下的一个实际应用场景。相对来讲不需要考虑货物种类方面的诸多困扰。而且可以相信的是未来阿里一定会有更大的动作,因为这不仅是实现渠道下沉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大大拓宽了支付宝的使用场景。

  除此之外,还有F5未来商店、24爱购智能便利店、EAT BOX无人便利店、神奇屋智能便利店、小e微店、甘来智能微超……有权威机构发布报告称,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2020年预计增长率可达281.3%,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

  不过市场虽然热闹,但连阿里这样的巨头都是以咖啡为切入点小试牛刀,这些缤果盒子们真的能够一飞冲天吗?在笔者看来恐怕很难,无人便利店这头猪,在起飞前注定要摔很多跟头……

  素质尚未检验就败给了高温:无人店各项技术落地还为时尚早

  关于无人店的争论自打这一概念的提出就一直没有断过,其中讨论最多的还是国民素质问题。无人便利店省下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维护成本和教育成本。如果消费者在便利店乱扔垃圾、恶意破坏商品等。就像当初的共享单车一样该如何是好,其实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思路。

  然而尴尬的是,无人店关于人们素质方面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检验,就先在高温上栽了个跟头。本月上旬,号称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在的宾果盒子,在开业不久就因为空调原因停业。

  “全封闭玻璃”建设的体验店,在上海普遍35度的高温情况下,室内温度竟高达40度。在开足了空调的情况下,室内气温依然比室外高4度。而且高温对巧克力等一些食品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这起突发事件充分说明关于无人店的相关技术打磨并没有成熟,还有待打磨,很多涉及到商品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顾客安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严格的管理手段与措施。

  炎炎夏日有人在购物,结果突然停电,里面的人就跟在微波炉里面一样。这个时候就要出问题了,而且面对钢化玻璃。里面的人出来都是个大难题。缤果盒子引以为豪的以户外盒子代替店铺,从而使得租金成本降低,正在成为。

  虽然宾果盒子无人便利店高温引起的停业已经得到解决,但总的来说这个项目其实还有许多技术难关没有攻克。现在各路玩家纷纷急着布局无非是想快速抢占市场,然后走一步看一步,就和当初的共享单车一样,就是要“快”。不过本事还没学成就出山,注定是要摔不少跟头的。而关于无人店相关技术落地还差的太远。

  就比如产品检测和打扫卫生,在有人店里,店内员工要天天检查商品保质期,检查涨袋、破损问题,而无人店却根本如何保证。防鼠防蟑螂对于传统便利店和超市都是一大难题,无人店该如何通过技术去解决呢?

  还有就是公民素质问题,无人的环境,真的有可能发生人为遮挡或撕毁标签的不文明行为,目前还没有哪套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一行为的发生。而且还有货物乱放等不规则行为也很难杜绝,这样会给后来用户一个很不好的第一印象。

  总的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所依托的技术尚未成熟,实际应用达不到理想水平,无法否认,无人便利店给予消费者独特的体验。但新技术的落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间要躲过多少个坑才能普及开,只能说任重道远。

  全智能遥遥无期:“智能+人工”更切合实际

  前面我们提到过无人店相关技术其实并不成熟,真正的无人化运作还遥遥无期。如此看来阿里就比较聪明,选择了要求较少的咖啡进入行业,但以宾果盒子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可就麻烦许多,在技术全面落地前不仅要面临运营模式的摸索,还要考虑技术落地后巨头全面挺入的难题,毕竟无人店这个风口实在太诱人了,从这个层面来看迅速打开市场也无可厚非,那么目前无人店怎么搞才最切合实际呢?

  在笔者看来,全智能还遥遥无期,而且一下子从有人到无人也需要时间过渡,智能设备和人并存的结构其实更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暂且称它为从传统便利店向无人便利店的“过渡期”。

  即在现有无人店基础之上,每个店配备一名店员,主要工作包括检查各个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指导新用户如何使用无人店、打扫店内卫生、及时报告补货、整理货架、解决突发问题等。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无人店面临的很多麻烦,而且相对于传统便利店,这样的人员成本已经少了太多。

  无人便利店首先是便利店,必须满足高频发生的基础民生需求。无人店开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现有人工智能系统,被人称作是“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而且在机器识别产品的时候,是存在一定的差错率的,此时是需要人工干预的。

  据网易新闻报道,位于上海欧尚总部的“缤果盒子”曾多次出现机器识别错误问题。一名女士在购买盒装王老吉凉茶时,系统将其中一盒识别成了瓶装冰红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结账时没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识别出,出门时就响起了警报,严重影响到了用户体验,这需要有人可以及时出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用户干等。

  另外,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服务体验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好?在笔者看来这永远是相对的,人工智能能提高效率,但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交流同样也是购物体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每个门店配备一名店员也是合理的。

  而且无论是亚马逊还是阿里巴巴,他们布局无人店的出发点其实并不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用户体验,节省排队时间,让大家更方便地购物。对于宾果盒子等创业型公司来说,在过渡期用过渡的方法快速占领市场还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即能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又能解决技术尚未落地时的诸多难题,一味追求无人只能是不停地栽跟头,而且最后能不能飞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微信:13124791216,订阅号互联网江湖,转载保留作者版权,违者必究。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