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零壹财经 融科技洞察
智能投顾,作为一种新兴投资模式,近年来在美国市场快速崛起,世界知名咨询公司A.T. Kearney预测,美国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全球涌现出不少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如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l、Schwab Intelligent Portfolio等。
根据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十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智能投顾业务。但是,其中不乏部分打着“智能投顾”旗号的P2P平台在滥竽充数。
核心问题是什么?
智能投顾,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置产配置。
从KYC(了解你的客户)开始,它可以完成七项工作――适当性分析、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构建、交易执行、风险管理、投资组合调整和投后分析,最后达到SYC(让客户满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输入KYC、输出SYC功能的系统。
如果人工智能想要真正落地,为很多用户提供服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模式和监管。
人工智能投顾进入中国后,国内推出的智能投顾平台不断增加,现在很多金融机构有自己的智能投顾研发团队,也有很多初创公司、科技公司开发智能投顾系统。根据国外的经验,Fintech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是让Fintech公司提供技术、系统或服务,持牌金融机构再利用这些技术、系统或服务,为用户提供持牌范围内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但是这种模式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受托责任如何界定,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一是要厘清Fintech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约定投资顾问的责任边界,包括Fintech公司与持牌机构(比如证券公司)之间的责任边界,持牌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责任边界线,以及对Fintech技术的监管责任边界线。
玩智能投顾,你有牌照吗?
从智能投顾行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看来看,目前其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难点,就是美国智能投顾机构主要采取机器人(300024)模型设定调整投资组合与投资模型,不是由人来操作,所以照搬传统以人(财务顾问)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标准,不能及时监测智能投顾潜在的风险。
相比而言,国内智能投顾机构面临截然不同的监管环境。
相比美国智能投顾可以直接面对个人投资者,当前国内智能投顾直接向公众推广投资组合建议或委托理财管理业务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因此国内不少智能投顾机构认为,未来监管的一大趋势,就是智能投顾机构或许不能直接面对个人投资者,必须通过向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输出或投资组合等相关产品,由后者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
去年8月19日,证监会表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只有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和注册取得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才可以从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一旦发现有金融机构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证监会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
从业务性质上看,智能投顾仍属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受《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的监管。但目前国内仅有80余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获得了执业资格,尚未发现有智能投顾平台获得证监会颁发的业务牌照。
P2P平台转型智能投顾,靠谱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转型智能投顾与智能信贷的P2P机构不下30余家,而他们此举的一大目的,就是避开P2P概念的上市阻力,转而借助智能金融(FINtech)概念寻求海外上市机会。
“目前缺乏法律法规监管情况下,我们必须按照金融需要保护和技术驱动的监管方式,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包括对智能投顾的准入和备案方面,监管控制方面,都需要强调一个备案制的事中、事后、技术驱动的监管方式。”6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在某论坛表示。
杨东表示,P2P被银监会监管之后,许多开始做场外的资产管理,转型做智能投顾平台,在还不具备风险管控能力之下,向普通投资者推荐了一些高风险的资产。包括最近一年多出现的种种事件,都暴露出互联网平台和高风险金融结合后的一些风险。
有资深人士认为,现阶段不少互联网金融、P2P机构一窝蜂地包装其智能投顾概念,可以说游走在监管与技术边缘,不排除以智能投顾为嘘头的机构存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投顾在国内显然还未成熟,不仅面临来自监管层面制约的风险,还有市场、技术等多重考验,值得行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