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这个词随着16年96费改一时间达到沸腾。在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巨头大量烧钱补贴下,同年9月各种XX码、XX卡,一蜂窝来抢占这块大蛋糕。一时间各种二维码满天飞,席卷整个支付市场。手刷以及POS机的地位也由于费率、便捷性以及商家成本等各种原因遭到无情撼动。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支付宝和微信开始做出限额举措,代理商苦不堪言,大量二维码砸在手中。接下来笔者将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几个方面分析整个无卡支付市场。
一.聚合支付,通道为王。
从去年开始,能存活下来的无卡支付公司,基本上都是有支付宝、银联在线快捷支付两个支付通道的。聚合支付公司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二.营销模式。
营销模式在聚合支付里有多重要?咱们直接看结果说话,现今做得最好的聚合支付公司并不是之前已经拥有强大且成熟的传统代理商体系的支付公司。那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新兴的分销体系支付公司。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如以下几点。
① 无卡支付没有硬件成本。
传统代理商模式下的二维码产品,因为没有硬件成本,产品前期利润远不如之前手刷及POS机。因为二维码产品,一张卡片、一个台卡,消费者并不是那么愿意相对高价钱买单。而之前的手刷几十一台左右的进价,到终端用户手上的价格可高达几百元一台还能卖到断货,大POS就更不用说了。笔者曾经问过10个人左右,这种二维码产品50块钱一张你愿意买么?只有一个人说300块钱他可以勉强接受。其余的人连50块一个的价钱都在摇头。因此代理商心理落差大,推广动力小。
② 传统代理商模式下的二维码产品没有终端价格标准。
二维码产品有个很大的弊端在于不好卖高价的前提下,还没有终端价格标准。简单点说,此类产品不像大家平时生活中出去街边买瓶矿泉水,上面写着建议零售价2元。当然支付公司也好,代理商也好,都不好制定这个标准,也无法制定这个标准。在这种背景下,产品销售终端出现的价格问题开始显现,像笔者的一位好朋友是做的XX付的二维码产品,他卖客户50一个,他就怕同行卖30一个,损害跟客户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原因,压价、串货等恶性竞争现象接踵而至,代理商囤货、压货现象愈发严重。
③ 因为限额问题,代理商不好招商。
做支付的老鸟肯定都知道的一件事,做支付靠的就是做量。代理招不到,量做不起来,分润给得再高都是没用的。支付宝、微信限额,代理商招不到代理,相反,之前成交的代理反而会大量退货。传统代理商体系的弊病这个时候就凸显出来了。产品一旦售出不了,同时又招不到代理的话,量就做不起来,整个营销体系也会随之变成一个变相的圈钱游戏。结果就是招一个代理,死一个代理这样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微商品牌起来得很快,但也消失得很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 分销体系好做量,分润总部直发。
在分销体系下,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做代理,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去做推广,用户自动裂变。尤其是以年轻白领为代表的主力军,发展用户速度不容小觑,一个人用可以带动一个公司的人都在用。相对来说,这是地推很难做到的。在这种推广模式下,就算招不到代理,靠用户裂变,也能够迅速把量给做起来。再加上分销体系的代理商分润都是由总部直发或者系统秒结,所以还大大降低了代理商拿不到分润的风险。
总结:
从产品形式上而言,聚合支付更适合走分销。而传统代理商体系下的二维码产品因为囤货压力,也由最开始的几百元一张到现在的免费送。放眼现在做得好的微商和直销,很多都是没有让代理压货、囤货的,而是采用代理购买产品经营权限,总部直发产品和利润的方式做的。以此做到代理不压货,不囤货,不卖货的目的。这样发展的代理才会更长久,不会因为压货等原因过早地死去,营销方式上也更灵活。所以以分销形式实现用户裂变,使得用户数迅猛增长,不失为一种上上策,也是对代理商更负责任的表现。
延伸:
在这里最后说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限额问题吧。笔者因为此问题也曾一度困惑,跟不少同行探讨交流过。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这种现象不会太长久。现在限额问题已经影响到真实商户交易了。就好像一把菜刀做出来,有人拿来切菜,有人拿来干坏事,这些都是无法把控的。但是菜刀肯定是要做得够锋利的,至少得够用。同样的道理,无现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限额的放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在聚合支付行业还是有赢家的,他们不是支付公司,也不是终端产品销售者,而是一批只靠无限招代理盈利的人。至于为什么是他们,其中原因各自体会。
如果大家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写得还挺不错的,想更进一步与笔者交流的或者对产品做代理方面感兴趣的都可以加我微信:348419416。加的时候请备注好。联系电话:18900757004。宝贝钱袋注册推荐码:0051B4。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仅供参考,盲目相信,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