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A股融资跷跷板:定增募资遭遇腰斩 IPO量额齐增逾200%

[2017-07-04 08:26:32] 来源:中国财经新闻网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今年上半年定增融资额是IPO的3.43倍,而2016年这一力量对比高达10倍。  随着IPO加速以及再融资政策收紧,A股融资格局正在生变。  IPO首发提速明显,但作为A股股权融资主导地位的定增则有些“失意”。2016年

  今年上半年定增融资额是IPO的3.43倍,而2016年这一力量对比高达10倍。

  随着IPO加速以及再融资政策收紧,A股融资格局正在生变。

  IPO首发提速明显,但作为A股股权融资主导地位的定增则有些“失意”。2016年融资额是IPO10倍的定增,如今风光不再,甚至惨遭腰斩。

  数据显示,按发行日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226家首发,同比增长232%,合计募集资金1119.77亿元,同比增加245%。今年上半年定增家数为196家,同比减少46.3%,合计募集资金数额为3845.56亿元,同比减少50%。

  一增一减之际,让之前市场备受争议的“2016年定增融资额是IPO的10倍”这一差距大幅缩小。简单对比可知,今年上半年,定增融资额仅是IPO的3.43倍。

  从10倍骤降至3.43倍

  结合数据分析,按发行日统计,今年上半年,196家定增的平均募集资金为19.6亿元,而226家IPO的平均募集资金为4.95亿元。

  2016年这一差距更大,796家定增募集资金合计18083.9亿元,平均每家募集22.7亿元;248家IPO合计募集1633.56亿元,平均每家募集6.6亿元。

  从募集金额看,2017年上半年,定增募集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就有6家。其中,兴业银行(601166.SH)定增金额最高为260亿元,另外五矿资本(600390.SH)、中国中车(601766.SH)、中国电建(601699.SH)定增募集额分别为150亿元、120亿元和120亿元。另外,196家定增中,募资额低于5亿元的仅有59家。

  “任性定增是一种制度套利,必须严管。比方,IPO定价不能超过23倍市盈率,每家企业IPO平均募资一般只有几个亿,而定增大多十分任性,平均每家定增募资可高达数十亿,甚至有的高达数百亿,这导致许多企业IPO时尽量少发行,上市后再高价定增,以实现圈钱最大化。更糟糕的是,有些垃圾企业用大额定增跨界并购不相干的企业,增加自己的利润,逃避退市。” 7月3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

  其实相较IPO,投行人员更钟情于定增,这也间接促使定增在过去几年迎来大爆发式的膨胀。“IPO项目运作时间长、很慢,而且不确定性强、风险高,多做几单再融资,比做IPO要安逸。”7月3日,供职某上市券商一位投行人士称。

  而今随着政策的一松一紧,以往较宽松的定增市场迎来多项“紧箍咒”,风头逐渐被IPO抢去,一些券商也将以往投入到并购重组的业务人员召回IPO业务上。

  数据显示,按发行日统计,今年上半年的首发单数为226家,几乎赶上了去年全年的248家,目前发批文的节奏虽然由年初的10家下调为6-8家,但依然较快,不少并购重组的标的已转去IPO.

  定增遭明暗“杀手锏”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等一系列新规下,定增市场极速降温。

  数据显示,按发行日统计,2017年上半年仅有1月份的定增募集额超过了1000亿元,为1309.67亿元,增发家数也是达到上半年的峰值54家。而实施减持新规之后的6月份,定增家数低至12家的冰点,同时增发募集金额也呈现上半年的最低数:223.56亿元。

  “定增两三年里没有太好的机会了。尤其是折价空间被大幅收窄,战略投资者的兴趣没那么浓厚了。”上述投行人士称,“很多定增是很久之前报的,现在审核很慢,即使过会了,好几个月都拿不到批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海德股份(000567.SZ)的定增于1月18日审核过会,但5个多月过去了迄今未获得批文。

  东百集团(600693.SH)的定增早于1月11日便通过审核,迄今也未获得批文。“跟严控有关系,证监会目前从审核、审批两道关都严,公司只能等批文。”7月3日,东百集团证券办人士称,“定增项目我们先投入资金做,等募集资金下来再去置换。”

  广汇汽车(600297.SH)的定增则早于2016年6月获得审核通过,迄今也未获得批文。其证券办人士称,“前期是受西南证券受处罚事宜影响,目前正在走会后事项。”

  甚至有上市公司因为长期未拿到批文而终止定增,比如*ST松江(600225.SH)的定增去年3月便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但今年6月仍未获得批文。同月17日,其公告称因未获得证监会批文,且证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决定终止定增,并撤回申请文件。

  “行政法规并没规定什么时候给批文,因此监管层自由裁量权很大,目前为了控制定增节奏,批文下放明显放缓了。”上述投行人士称。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6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其中6月28日就有*ST德力(002571.SZ)、九阳股份(002242.SZ)和星徽精密(300464.SZ)三家公司宣布终止。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