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金融业步入“区块链+”时代 标准化建设需加强

[2017-07-23 09:23:02] 来源:同花顺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var tcinfo = "%E5%8C%BA%E5%9D%97%E9%93%BE"   区块链是目前金融科技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与金融有天然的契合性,并已逐步成为整个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在金融业向“区块链+”时代迈进之时,进一

  区块链是目前金融科技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与金融有天然的契合性,并已逐步成为整个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在金融业向“区块链+”时代迈进之时,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行业应用成为必然的选择。

  “利用金融科技做金融,需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无论金融还是类金融机构,都要减少对制度红利和套利的迷恋,消除金融科技腾飞的幻觉,真正把科技驱动作为服务创新的核心动力,强化金融科技的正外部性。”在日前举行的2017区块链新金融论坛暨中关村(000931)众筹联盟成立两周年大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中心主任杨涛作出了以上表述。

  金融业“区块链+”时代来临

  现阶段区块链主要的应用探索和实践,基本围绕金融领域展开。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智能合约、金融交易、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方面,区块链技术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网录科技CEO吕旭军介绍,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五大应用场景包括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精准扶贫、金融监管、交易所、基于数字货币的未来银行生态等。

  区块链新金融协会副会长、井通科技CEO武源文结合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推动贵阳金融创新的实践案例,谈到了区块链价值的三个方向:共享经济的场景、产业互联蓝海、大数据的结合,并介绍贵阳在金融创新方面已制定“监管沙盒”计划。

  “整个区块链技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单一架构的开源社区,解决的是投票、流转的问题。其本身作为一个分布式社区,每一次技术的演进都是非常缓慢的,不适合做商业区块链的技术支撑。商业区块链则是多层级的,不同层级服务不同的应用,层级之间相对独立,技术演进非常快速。”武源文介绍。

  据统计,全球已经有20多个国家正在投资区块链技术,80%的银行将在2017年前启动区块链项目。在过去三年里,区块链的风险投资超过了14亿美元。

  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455家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其中国内1.14亿美金,共有61家获投公司,排名第二。全国拥有区块链初创企业约150家,中关村、北京地区约30余家(不包含数字货币及交易所相关),11家区块链初创企业获得VC投资,总计投资额约2.26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区块链在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的试点应用,加速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示范推广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

  金融业规范发展呼唤标准化建设

  “金融科技可能使得金融与非金融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但无论怎样,金融运行的底线不能突破,相应的穿透式、功能式监管体系也需完善。”杨涛表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标准化的建设,为更好地推进这项系统性工程,需考虑以下多层面的重点环节。

  一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企业“走出去”好听不好做,一大障碍就是缺乏统一规范的外文版中国标准。另一方面,金融标准的建设也不能“闭门造车”,要从国际视野出发,“引进来”要与本土要素相结合。

  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国家层面上需制定关系到金融业整体布局、重大方向、基本原则、基础架构、协调难点的“国标”原则;行业层面还需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在金融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依托市场力量。

  三是业务标准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一方面,业务创新侧重于业务经营领域的变革,并且在经营成果方面需“实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则是强调科技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很多情况下达到业务应用层次还有一个过程。

  四是底线标准和指引标准相结合。底线原则要通过强制性的技术与业务规则,配合金融变革中的新监管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有些金融模式尚处于探索和“试错”阶段,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金融标准,因此政府和协会应侧重于“引导”性标准,通过某些“软法”来加以规范。

  杨涛介绍,标准化的建设还包括要素视角与功能视角相结合、产品标准与基础设施标准相结合、效率标准和风控标准相结合等。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