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作为全球最大的几家区块链资产平台之一,其应有的角色应该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但是事实并不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李林目前为火币集团董事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学历,后入职美国甲骨文公司,2010年6月创办团购导航网站人人折,2013年5月,创办比特币交易网站火币网,同年获得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和戴志康的天使投资。
火币成立后,一直问题不断。有媒体报道称火币内部管理混乱,贪腐严重、盲目扩张、派系分化,最近,火币收购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HK),复盘当日资金拉盘桐成控股价格大涨,最高涨至6.8港币,随后股价却一路下跌54%,回吐全部涨幅,降回至3港币附近,投资者持看空态度。
火币欲借壳“桐成控股”上市港交所?
8月27日,来自港交所的消息,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HK)大股东分别向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和裂变资本董事长滕荣松转让73.73%和6.8%的股权,转让完成后李林将成为桐成控股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桐城控股这家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的香港上市公司,其原实际控制人为徐乃成,主营业务为螺管线圈、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及电源、LED照明等业务。
桐成控股早前公布,要约人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火币”与卖方Trinity Gate订立买卖协议,内容有关买卖合共2.1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1.67%,相当于每股待售股份2.72元,较停牌前报价每股3.08元折让11.69%,总代价约5.86亿元。
李林入主桐成控股后,市场猜测,火币欲借壳“桐成控股”登陆港交所,这也是资本游戏中一贯的套路,而桐成控股也成为火币检测其登陆传统金融交易所的试金石。目前来看,投资者似乎并不买火币的账。
港股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于8月30日复牌,开盘后,桐成控股股价跌至3.16港币,由于之前火币集团发布对桐成控股的要约收购,桐成控股股价一度涨幅超过100%,最高6.8港币。随后该股价一路下跌,桐成控股股价已回落至大涨之前的位置。这个走势怎么那么像蓄意拉盘,然后迅速抛盘割韭菜呢?
从桐成控股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似乎更愿意相信火币这次行动仍然是其一贯套路的延续,不断更改战略和规则,目的无非是借以圈钱。除了圈钱之外,火币并没有耀眼的业绩做支撑,难怪投资者们不敢轻易入坑。
新瓶装旧酒,HADAX更名再圈钱?
据区块律动统计,火币 HADAX 上币变相缴纳的手续费高达数千万元。在业内不少人看来,HADAX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圈钱。HADAX 上的项目很多都是风险高质量差,目前HADAX 上线的所有项目都处于临近破发状态,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少项目方也在这场圈钱骗局中丧失信心。HADAX 交易所还多次被项目方指责内幕砸盘、收割项目方。
6 月 29 日,HADAX 交易所发布新规则,将超级节点分为两层,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拥有较大权力的常务节点多为传统 VC,失去投票话语权的优选节点大多是 Token 基金。火币联合创始人、节点资本创始人杜均在朋友圈表示:节点资本(Node Capital)即日起退出火币超级节点,不再参与Hadax任何项目投票事宜。
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自己也表示,HADAX 上线四个月以来,规则调整了近十个版本,但依旧不如人意。
9 月 10 日,火币 COO 朱嘉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火币高管在其朋友圈中发布拆掉 “HADAX” 牌子的照片,称要告别 HADAX,此举一度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关注。随后,火币方回应称并非关停 HADAX 业务,而是要将 HADAX 更名。9 月 11 日,火币发布公告证实,HADAX 正式更名为火币创业板。
对于此举,业内人士多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只是换一个圈钱的名目而已。
忙碌扩张,内部管理混乱斗争严重
据《碳链价值》报道,火币团队从年初的 200 人扩展到如今的 1300 人,业务从交易所一路扩展到矿池、钱包、资本、孵化器、基金、公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等,从单业务到近 10 条业务线同时推进,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形成了巨大压力。
火币最近一个月,李林新拉4名高层入局,分别是CHO旁白雁、火币大学于佳宁等,而其首席战略官蔡凯龙则宣布辞职。
高层不稳定,显示了火币内部斗争严重,或许李林需要拉人助阵。不管内部派系斗争是什么情况,但是在外界来看,一个内部不团结,高层忙于争权夺利的企业,很难让人相信它的未来。
在熊市中盲目扩张,除了成本增加之外,最直接的就是让原本有盈利的业务成了输血机器,整个企业受到全面影响。4 月至今火币交易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从 4 月 1 日的 62 亿元,降至 8 月 28 日的 40 亿元,降幅近 35%,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急剧下降,而其他业务,除基金和资本外,几乎没有贡献收入的能力,多业务共同压榨企业,盲目扩张的恶果最终也将由投资者买单。
火币此次欲借壳“桐成控股”登陆港交所,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家以圈钱为主要目的、管理混乱争斗不断、盈收能力差、要靠造假新闻搏眼球误导投资者的企业,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敢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