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监管升级 大资管行业统一标准 剑指六大乱象

[2017-08-01 08:33:10]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No1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整个大资管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110万亿!   百万亿的资管规模,如何监管、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资管人都在探索的问题。  7月29日,在“2017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来自监管层、银行、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整个大资管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110万亿!

  百万亿的资管规模,如何监管、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资管人都在探索的问题。

  7月29日,在“2017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来自监管层、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多个行业的资管大佬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探索资管行业的发展道路。

  监管引导资管回归“代人理财”本源

  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指出,截止到2016年底,大资管行业总体规模是116万亿,剔除重复计算部分,总规模在70万亿左右。

  而截止今年一季度,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3.47万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资管规模,监管难度可想而知。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指出,对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风险和问题,要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从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差异入手,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表示,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初衷,源于近年资产管理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乱象:

  一是标准之乱,按机构行业不同制定的不同监管标准,在单个行业来说是审慎的,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是有效的,但当把它放在整个金融行业、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视野中分析,就会发现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监管规制、监管执法各有不同,宽严程度也不一致;

  二是产品形态之乱,为规避投资范围限制、规避资本约束,出现了银行借助信托、证券、基金等的通道业务,这些各类机构合作的资管产品快速发展,结构复杂、不清晰,风险难以穿透;

  三是管理运作之乱,无论是资金募集和管理,还是资产投向,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合规之处;

  四是表外扩张之乱,一些银行机构的表外资产快速扩张,把表内信贷项目挪至表外变成非标资产,把理财资金投入到非标资产中,资管产品实际上扮演了信贷替代的作用,成为影子银行;

  五是风险承担之乱,主要是刚性兑付问题,刚性兑付导致资金的价格被扭曲,催生道德风险;

  六是市场秩序之乱,当前有许多没有持牌的非金融机构也在开展投资理财业务,没有经过市场准入、也不接受持续监管。

  “上述这些风险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着手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出发点。”陶玲表示,统一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重要的是要树立资管业务监管的新理念。主要包括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落实功能监管、坚持穿透式监管、严格行为监管、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强化监管协调六大方面。

  对于坚持穿透式监管,陶玲指出,对于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需要建立一套覆盖产品的发行、资金募集、产品投向各个环节的综合统计制度,以此为基础开展穿透式监管,穿透了解产品最终的投资者、穿透底层资产、穿透杠杆水平等。

  “未来,统一的资管标准出台后,央行还会同监管部门继续通力合作、加强协调,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及时评估监管规则的有效性,并适时进行调整。”陶玲表示。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后,资管行业可能会经历质增量减的过程。其中让资管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量减,则是这个行业的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但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谢伟也表示,要顺应监管趋势回归资管的业务发展本源,向真正的资产管理人蜕变。“这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银行资管业务的本源就是要回归‘代客理财’的属性,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产管理和服务。”

  监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于监管新政对券商资管行业的影响,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使用主导型模式,资管机构间存在着资金来源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和通道机构的上下游关系。

  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投资管理机构为中游机构,主要负责控制资金具体运作管理,实现收益。通道机构则处于产业下游,为银行等其他机构提供交易便利,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兼而有之。

  “银行作为主要的上游资金来源机构,在市场推出的委外业务与通道业务,给各资管机构的管理规模带来了很大的增长,券商资管承担的投资角色和通道角色,服务上游机构。在‘经济去杠杆’的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会经历短期的镇痛。”瞿秋平称。

  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裁彭向东指出,监管对银行带来了挑战和要求。“监管要求加快转型,这个过程可能会长一点,也会更加痛苦一点,这是最大的挑战。机会来讲,统一资管新规,对整个大资管行业来讲是长期的利好,打破了所谓的刚性兑付。包括银行在内,资管转型是一个利好,也是一个机会。”

  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表示,虽然泛资产管理行业增长迅猛,但是因为增长迅猛带来的社会直接融资的比例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对比中国香港直接融资比例2012年的数字,香港的直接融资比例是82%,美国是74%,当时中国大陆是41%。但经过这几年变化之后,直接融资的比例下降为32%。

  对于直接融资比例的下降,任汇川表示,原因在于规模的增长是“影子银行”和“通道监管套利”带来的资产管理规模的虚胖。这种虚胖会造成资金空转严重,层层嵌套规避监管、规模虚胖,同时抬高了社会资金通过金融中介进入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推高了融资成本。

  任汇川表示,通过监管,今年上半年已经看到了一些明显的改变,今年上半年,整个泛资产管理总规模,同比去年同期,银行理财的规模下降了0.7万亿,基金专户与基金子公司分别下降1.4万亿、1.38万亿,这是监管治理初步的结果。

  “监管和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应该是去杠杆、破刚兑、严控影子银行,实现拨备和资本水平、真实风险的匹配,达到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消除资金空转,防范金融风险。”任汇川指出。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初冬认为,监管的机制非常必要,整个大资管行业要主动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客户和持有人的利益。“保险的资管机构有很多的优势,包括产品有面向个人的、面向团体的,以及包括职业年金、面对保险机构的资管产品。投资范围比较广。它的产品线、投资范围都比较广,需要历练的还是自己内部的管理能力,这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和机会。”

  未来要回归主动管理

  展望券商资管行业,瞿秋平认为,根据行业监管思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今后资管行业将面临回归主动管理、消除监管套利、消除非标转标、服务于经济转型等四个趋势,对于大资管行业最重要的趋势是回归主动管理,包括主动投资管理和主动融资管理。

  “银行、保险、基金、资管,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期货资管、期货的业务现状各有不同,在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面,未来的发展均是回归到资产管理的本质。券商资产通过压缩通道业务占比,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还是有较大发展空间。”瞿秋平称。

  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龚德雄表示,要坚定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信心。

  龚德雄指出,第一要把行业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作为证券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抓手。逐步构建一个以产业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产品体系来真正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将防控金融风险作为资管机构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永恒主题。资管机构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要把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锻造成为一个公司首要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关注整个业务发展的质量包括风险的控制;第三要把推动业务发展供给侧改革作为一个主攻的方向。

  彭向东表示,资管在投资方向、资产端的配置方面也要进一步转型。“大资管行业每家应该有自己所谓的特色或差异化,银行资管以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为主,券商、基金会更多的在资本市场,所以行业内部大家的互相合作,发挥不同的资管主体特色有是进行互补性合作,打破刚兑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