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最后一天,保监会一口气开出10张行政处罚令。
安盛天平、光大永明人寿、中华联合、渤海财险、华安财险、国华人寿6家保险公司受到处罚,共被罚款121万元,还有11名个人被罚49万元。
从处罚决定书的内容来看,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主要因素。
强监管已成为保险业新常态。据保监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保监会系统共对306家保险机构和447人实施行政处罚,罚款金额高达6369万元。
罚单最多:安盛天平
10张罚单中,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安盛天平摘得3张,罚款金额达50万元。
处罚理由
2015年,安盛天平在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经营中,公司销售人员存在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对本公司销售政策作虚假宣传,对理赔手续、时效等服务夸大宣传,擅自扩大保险责任,对本公司进行夸大宣传并诋毁同业公司等。
此外,安盛天平安徽分公司、浙江分公司杭州营业部将核心业务系统设置为不能单独承保交强险,若消费者增加选择投保商业车险后,即可提交投保需求,进入订单确认环节。
公开资料显示,安盛天平2014年由中国原第一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与全球最大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在华全资财产险子公司合并而设立,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注册资本8.46亿元,主要经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商业保险和企业财产险、家财险、货运险、责任险、短期意外险、健康险等业务和保险互联网直销模式。
金额最多:光大永明
此次光大永明人寿收到两张罚单,需缴纳罚款54万元,金额居首。
处罚理由
保监会通过对光大永明2015年签单的电话销售保单业务进行检查中,随机抽查其下属的全部2家电话销售中心,均发现存在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且违规保单占比较高。
同时,光大永明总公司负责对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统一制定、下发销售话术,对保单品质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考核等,检查发现总公司在销售业务品质管理等内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综上,光大永明总公司对电话销售中心普遍存在的欺骗投保人问题负有直接责任。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寿电销业务同比增长35.5%,截至8月底,当年标准保费已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公司电销渠道人均产能保持在中国寿险电销市场前五名。
对于本次处罚,光大永明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坚决反对和禁止违规销售,今后,光大永明人寿电销业务总部将严格贯彻对保单承保前的销售录音进行100%质检的业务规则,针对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依据业务品质管理办法,对销售人员进行扣款、下线学习考试和书面警告等问责。同时通过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以及完善销售品质管理制度,防范销售行为和业务品质管理漏洞。
监管“亮剑”持续发威
除了安盛天平和光大永明人寿,保监会还处罚了4家保险公司。
对国华人寿在天猫商城销售意外险产品过程中,存在向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的违法行为,作出15万元处罚;对时任国华人寿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助理顾彬彬警告并罚款5万元。
对华安财险和中华联合存在车险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总计罚款金额均为20万元。
对渤海财险存在车险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罚款6万元。
自2015年以来,保监会已连续三年开展了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全国共派出925个检查组、2871人次,检查923家保险分支机构和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涉及法人主体42家。
一位财险公司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去年以来,保监会连开罚单,最初以人保财险等大公司为主,后续很多小型险企也频繁“中枪”。处罚令增多主要源于“174号文”,也就是《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该文件出台后,监管层在审查互联网销售和电话销售合规性问题时积累了一定量的罚单。
进入2017年,保监会还在不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上半年共对306家保险机构和447人实施行政处罚,罚款金额高达6369万元;处罚机构数、人数及罚款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1%、18%和21%;重大行政处罚次数明显增加,禁止4人进入保险业,责令13家保险机构停止接受新业务。进入三季度,据不完全统计,保监会和各地保监局共开出169张罚单。